傅雷翻译文学的成就与价值探究
[Abstract]:First, Fu Lei and Chinese translation literature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odern literature.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translation literature, there are three heavyweight characters who must be listed in the history of history: Yan Fu, Fu Lei, Qian Zhongshu. In the chronological order, Yan Fu was the representative of the early Chinese translation literature. Yan Fu's contribution to the landmark significance of translation literature was that, on the basis of summarizing the experience of his predecessors, he proposed that translation work should follow the principle of "faithfulness and achievement." The basic principle of elegance. This principle has had an important impact on the translation work of later generations, and it is the evaluation of a
【作者单位】: 绵阳师范学院;
【分类号】:I206.7;I046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宋学智;许钧;;谈傅雷精神的内涵及其当下意义——傅雷逝世40周年纪念[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胡震;傅雷艺术批评思想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2 石莉;清末民初上海画派与民间赞助[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黄进;文化迁移、文本误读与翻译策略[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2 谢凝;从史到经[D];郑州大学;2005年
3 姜策;人生与艺术的合流[D];浙江师范大学;2007年
4 陈静;浅议大陆地区现代岩彩画与具有台湾本土特色的胶彩画之比较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5 吴莎莎;丰子恺文人漫画诗趣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海颖;;论“魂归离恨天”的过犹不及之处[J];长城;2011年08期
2 高丽;;刍议文学翻译之难[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2011年04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王文菁;;试论傅雷的翻译观[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曹娴;;释意理论视角下《高老头》的两个译本对比分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潘启雯 通讯员魏延刚;首届“傅雷翻译出版奖”在京揭晓[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2 钱林森;傅雷翻译文学经典与中国现代作家[N];中华读书报;2009年
3 李景端;文学翻译史的一座里程碑[N];中华读书报;2008年
4 金梅;文艺家的立命修身之道[N];文艺报;2007年
5 朱艳萍;艺术中的人文再现[N];中华读书报;2011年
6 金莹;翻译岂能“批量生产”?[N];文学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刘雪明;“翻译不是跨栏,,绝非越快越好”[N];乌鲁木齐晚报;2010年
8 刘舒曼;《恋人絮语》中的东方文化翻译指瑕[N];中华读书报;2008年
9 陈歆耕;文学批评因何而伟大?[N];文汇报;2010年
10 樊敏;“神似”与少数民族文学古籍翻译[N];贵州民族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胡震;傅雷艺术批评思想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李淼;傅雷的《高老头》翻译风格评析[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2 王茜;古典审美理想的守望者[D];安徽师范大学;2004年
3 孙文龙;中国翻译文学史写作方法刍议[D];安徽大学;2007年
4 李淼;从《高老头》看傅雷的翻译风格[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5 罗立斌;论傅雷艺术修养对其翻译的影响[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6 哈比芭;从《高老头》与《贝姨》看傅雷的翻译[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周莉;傅雷神似观的再解读[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8 翟清永;论张谷若的翻译[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栗丽进;从傅雷的高老头译本看释意理论的应用[D];四川外语学院;2010年
本文编号:24457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4457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