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与相遇:文学内外的空间非场所
[Abstract]:Connecting or establishing a connection is a necessary link for people to contact each other and understand each other. It is the decisive factor for the organiz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and therefore is also the foundation of the rise and development of literature and art. In the history of literature and art, first and foremost, the place where artists and writers meet, influence and grow up, salons, cafes, pubs, or literati gatherings such as the left Bank of Paris, are called non-places. They play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literary history, but they are ignored by literary criticism. From the angle of space non-place in ultra-modern period,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mportant promoting function of these non-places both inside and outside literature, and calls on readers to realize the meaning of connection in the practice of connection in a non-related form.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外文系;
【分类号】:I0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崔静;;平视——2004春季艺术沙龙[J];大美术;2004年07期
2 积木;;Bansky经纪人在纽约寻找空间[J];东方艺术;2008年20期
3 吴巍;杜晓莉;;让公共艺术介入城市空间环境[J];科教文汇(上半月);2006年08期
4 克里斯塔·里希滕施泰因;王豪;;时间和声音的建筑师——奇利达的雕塑与音乐[J];世界美术;2006年01期
5 林琪香;张琛;丁燕燕;周耀恩;;Karriere Bar,创造“邂逅”的空间[J];明日风尚;2009年06期
6 郭红豆;;沙龙音乐的传播效能模式研究[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7 王葳;;PARODY@BEUING——陈绫蕙当代空间更名后首展[J];东方艺术;2007年11期
8 王炳社;;戏剧隐喻论析[J];商洛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9 王瑞芹;;品读敦煌壁画:来自世俗的人文表述[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10 闵燕;油画艺术的空间探索[J];苏州丝绸工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平凡;王素蓉;;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大事记(下)——郑振铎、何其芳领导时期的文学所[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11年第2期(总第201期)[C];2011年
2 王平凡;王素蓉;;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大事记(中)——郑振铎、何其芳领导时期的文学所[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11.1)[C];2011年
3 宋建华;;建筑雕塑结合论[A];建筑史论文集(第11辑)[C];1999年
4 向锦江;;生活和文艺[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二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一九八二年年会论文集[C];1982年
5 孟繁华;;终结与开始——《共和国文学50年·结语》[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1999.5)[C];1999年
6 李建军;;文学之病与超越之路[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7.4)[C];2007年
7 荀春荣;;第十二讲 《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坚持文学的无产阶级党性原则[A];认真读点马列原著20讲[C];2006年
8 沈道初;;略论六朝史促进了吴地文学艺术的发展[A];六朝历史与吴文化转型高层论坛论文专辑[C];2007年
9 张志忠;;论中国的抗日题材文学[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5.5)[C];2005年
10 欧恢章;;试论毛泽东的实践观与他的艺术认识论[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九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1993年年会论文集[C];199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黄华 李开义;省长和文艺家老师[N];云南日报;2008年
2 记者 马璇 通讯员 曾培新;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鸿篇巨制[N];深圳特区报;2006年
3 温家宝;听温家宝总理同作家艺术家谈心[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4 柳建伟;伟大时代必有伟大文学艺术之创造[N];中国艺术报;2006年
5 高宏亮 雷永莉;我市隆重庆祝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成立50周年[N];太原日报;2006年
6 王庆国;我市文学艺术工作成绩省内闻名[N];齐齐哈尔日报;2008年
7 陈永仁;市第二届文学艺术奖进行初评[N];湘潭日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杨红英;扎根时代沃土 催开文艺百花[N];大同日报;2006年
9 刘悠扬;寄望文艺家为时代立传[N];深圳商报;2008年
10 记者 种筱娜;珠海第四次文代会召开[N];珠海特区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葛佳平;十七、十八世纪法国绘画公共领域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08年
2 胡亚敏;詹姆逊·新马克思主义·后现代主义[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3 李阎魁;城市规划与人的主体论[D];同济大学;2006年
4 葛丹东;空间至机制[D];浙江大学;2008年
5 刘善增;三自由度空间柔性并联机器人动力学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9年
6 尹海林;当代区域规划理论与天津市域空间发展战略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7 吴琛瑜;晚清以来苏州评弹与苏州社会[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8 汤黎;人口、空间与汉口的城市发展(1460~1930)[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9 董虹霞;西方现代艺术批评的起源[D];中央美术学院;2012年
10 徐华;汉魏之际艺术精神的嬗变[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叶志强;城市公共艺术[D];东南大学;2005年
2 孙媛;论中国传统民间扎染艺术在现代建筑空间中的再创作[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3 王玲玲;柔软的空间[D];中央美术学院;2009年
4 李顺庆;对西方现代绘画空间形式语言的思考[D];安徽师范大学;2005年
5 陆艳伟;中国传统民居外环境比较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6 张南晖;城市商住综合体建筑的设计与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7 贺静;适应新型教育模式的智能化小学建筑空间与环境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年
8 张晓文;《桥》:空间叙事的文本[D];青岛大学;2005年
9 周海燕;“果园城”的空间意象解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高波;大学老校区景观空间更新的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4515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4515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