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技术变革下的艺术网络化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digital technology and network technology gives birth to a new artistic form, promotes the transfer of artistic information, the innovation of artistic techniques, and the accumulation of artistic experience. Network art is not only the networking of the form of works, but also the means of creation, the way of creation and the networking of creative thinking.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ces in the degree of networking, the network art can be divided into the digitization and networking of traditional works of art. The network creation and release of artistic works, the network of computer art three types. As a new art form, individualization and synthesis are the classic characteristics of network art, and interaction is its interactive characteristic, and virtual and transient characteristics are its multiple characteristics.
【作者单位】: 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宁波日报社;
【分类号】:J0;G20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网络艺术”流派方兴未艾[J];电子出版;1998年05期
2 赵正阳;浅谈网络艺术[J];美与时代;2004年08期
3 黄鸣奋;网络艺术学刍议[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4 王强;网络艺术的可能[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0年05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吴华清 王量迪 宁波日报社;[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9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田皓;当代文学媒体化生存论略[J];北方论丛;2005年04期
2 江正云;网络文学的文化特质[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2年04期
3 王琼;;新媒体时代与编辑人才培养目标的整合[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4 马筝;;研究网络环境下艺术市场批评的意义[J];美与时代(下);2011年01期
5 邓文华;;数字艺术概念辨析[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6 邓文华;;数字艺术概念辨析[J];艺苑;2009年0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邓文华;海峡两岸数字艺术产业比较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虹;数字媒体艺术的呈现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2 梁宁;网络交互式艺术生产方式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晔;文学的变局[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曲美亭;数码时代的虚拟视觉设计[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1年
5 蔡登秋;论网络时代的文学阅读[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6 王琴;互联网时代审美意识的嬗变[D];北京邮电大学;2007年
7 吴欣欣;新媒体时代下的网络艺术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8 刘梅;审美嬗变中的网络艺术[D];厦门大学;2008年
9 戴东方;数字媒体艺术学科属性的定位[D];南京艺术学院;2009年
10 刘然;新媒体艺术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郑雅心;王选谈境界[J];管理科学文摘;1999年10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肖慧君;狂欢与重构——论网络艺术中的酒神精神[J];宁夏社会科学;2005年01期
2 缪冬梅;;点击网络艺术村[J];文化月刊;2001年11期
3 黄鸣奋;在线艺术对网络的反思[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4 刘澜;;新兴的媒体——网络艺术[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6年S1期
5 黄鸣奋;自我虚拟化与艺术呈现[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6 李益;夏光富;;刍议网络艺术审美的特性及发展[J];新闻爱好者(理论版);2008年01期
7 孙玉明;;试论网络艺术及其传播特性[J];美与时代(上半月);2010年02期
8 欧阳友权;网络艺术的后审美范式[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9 杨晓茹;;网络艺术的审美追求[J];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10 王阳;网络时代的文艺实践与批评理论[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宋奎波;陈红兵;;媒介分析学派的媒介技术社会影响思想述评[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2 李益;;网络艺术审美特性探微[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郭清华;;变革下的邮政人力资源管理[A];海南省通信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08)[C];2008年
4 吕恒立;;“入世”条件下我国政府经济规制的变革[A];入世与政府先行[C];2002年
5 张登洋;;科学区分党的理论思维方式的三次历史性变革——在领导科学发展的实践中适时确立党的理论现代系统思维方式[A];研究领导科学 实现科学领导[C];2008年
6 董丽;;“绿色壁垒”与环境法体系的变革[A];适应市场机制的环境法制建设问题研究——2002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2年
7 李苏龙;郭增华;;知识管理对传统企业管理的变革[A];煤炭经济管理新论(第7辑)——第八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第二届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工作会议(2007)论文集[C];2007年
8 黄锡生;段小兵;;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环境法律制度的历史性变革[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王宗喜;徐东;夏文祥;;运用现代物流理论 推动军事后勤变革[A];首届中国物流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2年
10 官文进;;市场经济法律观念探析[A];福建师大福清分校2003年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王瑾;中国人观念的变革①[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年
2 怡娟;“保健式服务”变革客户服务模式[N];中国企业报;2002年
3 何明;变革成功靠新型的中层管理者[N];福建工商时报;2000年
4 ;跨世纪的企业领导特质[N];经济参考报;2002年
5 何明;靠新型的中层管理者变革成功[N];中国经营报;2000年
6 ;微处理器面临变革[N];中国计算机报;2001年
7 周中之(作者为上海师范大学教授);消费伦理观念变革的反思[N];文汇报;2002年
8 李祝义;为教育产业带来变革[N];中国企业报;2000年
9 靖红 史宝谊;SAP助中国变革[N];国际经贸消息;2001年
10 ;宁烟的变革之路[N];计算机世界;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梅;公立学校的一次变革[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赵长林;科学课程及其变革的社会学审视[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3 桑东莉;可持续发展与中国自然资源特权制度之变革[D];武汉大学;2005年
4 匡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与变革之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肖爱民;综合的时代[D];吉林大学;2005年
6 王秋兰;东亚家族企业的制度分析[D];吉林大学;2005年
7 杨欣;变革与回应:民营化的行政法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8 叶正波;教育议事会:一个微观教育管理体制的变革[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王文礼;20世纪美国中学科学教育的发展与变革[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10 焦凤梅;挑战与应对[D];复旦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封安东;变革教师文化之行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陈昊;当代都市报副刊生存及发展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3 赵向东;我国中小企业的业务流程再造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4 靳中宝;战后法国共产党的现代化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5 姬瑞;公民社会与政府治理范式的变革[D];云南大学;2008年
6 胡亮;欧洲社会党功能变革[D];清华大学;2008年
7 俞国锋;科学发展观与思维方式变革[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8 陈洁菲;个人主义与美国家庭变革[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张伟;论民初教育模式的变革[D];吉林大学;2008年
10 陈程;论后现代主义哲学下环境法学研究方法[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4517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4517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