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丹托艺术终结观的理论指向阐释

发布时间:2019-06-10 08:46
【摘要】:国内学界对丹托艺术终结思想的研究重心往往放在艺术的哲学化走向以及其终结观是否是指艺术的死亡问题上,这是不全面的。实际上,丹托的艺术终结观念至少存在四种指向,即:走向哲学、历史意义的终结、发展与进步可能性的耗尽和叙事的终结。这四种对终结的理解,在丹托的文本中交织在一起,既使其理论充满魅力和弹性,同时也带来了种种含混和晦涩。
[Abstract]:It is not comprehensive for the domestic academic circles to focus on the philosophical trend of art and whether its final view refers to the death of art. In fact, Danto's concept of artistic end has at least four directions, namely, the end of philosophy, the end of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the exhaustion of the possibility of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and the end of narration. These four understandings of the end are intertwined in Danto's text, which not only makes his theory full of charm and elasticity, but also brings all kinds of ambiguity and obscurity.
【作者单位】: 四川外语学院中文系;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部项目“艺术终结的旅行——从西方到中国”(项目编号:11XZW032)阶段性成果 重庆市教委2009年人文社科项目“丹托艺术终结观研究”(项目编号:09SKJ08)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J0-0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杜书瀛;艺术与生活:并未合一[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2 李衍柱;艺术的黄昏与黎明[J];东方论坛;2004年04期

3 王波;艺术终结论的警钟[J];东方论坛;2004年04期

4 汪代明,刘志荣;关于电子游戏艺术的思考[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5 周韵;先锋派的两个现代面相[J];江汉论坛;2005年11期

6 汪代明;电子游戏,艺术的终结者?[J];理论与创作;2003年05期

7 苏琪;艺术:人类永恒的精神需要[J];齐鲁艺苑;2004年04期

8 袁愈宗;数字化时代:艺术(包括文学)还会继续存在吗?[J];山东文学;2005年06期

9 殷曼i_;;作为一个美学问题的艺术“命名”[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10 刁杰;关于“艺术终结”的思考[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英;网络文学的价值[D];四川大学;2003年

2 傅守祥;欢乐诗学:消费时代大众文化的审美想像[D];浙江大学;2005年

3 孙利军;作为真理性内容的艺术作品[D];中国人民大学;2004年

4 时宏宇;宗白华艺术学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宋国栋;艺术的放逐与审美的拯救[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陈亚民;罗杰·弗莱形式—文化的艺术批评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7 雍青;寻求一种言说的方式[D];武汉大学;2006年

8 李涛;美、日百年动画形象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9 何建良;“艺术终结论”批判[D];浙江大学;2008年

10 覃京燕;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信息可视化设计方法研究[D];清华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春辰;走向多元主义的艺术视野[D];中央美术学院;2003年

2 吕林蓉;荒诞:西方现代绘画中的裂变与表现[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温洋;雕塑与建筑—雕塑艺术中的建筑联系[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4 马大勇;后现代主义文本观对壁画创作的影响[D];延边大学;2005年

5 卢晓;艺术的终结与转型[D];武汉大学;2005年

6 孙琳;泛化与终结的双重变奏[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7 刘思;对中国当代油画中“差异”的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付雯;艺术终结了吗?[D];山东大学;2006年

9 马岩;论视觉文化时代下的文学发展策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郭泳儒;莫迪利阿尼女像作品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冰;;丹托“艺术史叙事”的一种解读——兼及对艺术终结命题的理论反思[J];社会科学辑刊;2011年01期

2 刘慧玲;艺术并未终结[J];新疆财经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3 刘海燕;关于“艺术的终结”“艺术的异化”“反艺术”——对艺术问题及其现实性意义的思考[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8年01期

4 阿瑟·丹托,王春辰;艺术终结后的艺术[J];世界美术;2004年04期

5 金鸥贤;;解读——丹托“艺术的终结”[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8期

6 马美玲;隋丹丹;;艺术终结论:主体性丧失后的困惑[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年11期

7 彭锋;;“艺术终结论”批判[J];思想战线;2009年04期

8 孙艳秋;;中西语境下的“艺术终结”[J];思想战线;2009年04期

9 马震刚;;阿瑟·丹托:从艺术远离美到艺术的终结[J];枣庄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10 汤姆·洛克莫尔;何江宁;;艺术的终结与重生[J];艺术设计研究;2009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易英;如何看待“艺术的终结”[N];中国文化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何建良;“艺术终结论”批判[D];浙江大学;2008年

2 孙斌;守护夜空的星座[D];复旦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佟成坤;艺术的终结与后历史时期的艺术[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付雯;艺术终结了吗?[D];山东大学;2006年

3 李英宇;艺术观念的演进与变异[D];黑龙江大学;2010年

4 陈鹏;文化工业时代的艺术生产[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5 于涛;现代艺术非人化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6 高洁;当代行为艺术的审美解读[D];郑州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4963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4963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317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