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重访反本质主义文学观

发布时间:2019-06-12 09:03
【摘要】:正Eagleton,Terry.The Event of Literature.New Heaven and London:Yale UP,2012.特里·伊格尔顿的《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Literary Theory:An Introduction)可能是20世纪文学理论和批评类书籍里最流行的一本。它在中国学界影响之大,以至于在20世纪80年代就有了三个中译本,其中的一个译本在2007年又出了新版。毫不夸
[Abstract]:Positive Eagleton,Terry.The Event of Literature.New Heaven and London:Yale UP,2012. Terry Eagleton's Western Literary Theory of the 20th Century (Literary Theory:An Introduction) is probably the most popular book of literary theory and criticism in the 20th century. It was so influential in Chinese academic circles that there were three Chinese translations in the 1980s, one of which came out with a new version in 2007. Not boastful.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
【分类号】:I0-0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彦峰;;文学理论的政治倾向——从特里·伊格尔顿理论思想的历程探究其文学观[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11期

2 胡友峰;;反本质主义与文学理论知识空间的重组[J];文学评论;2010年05期

3 闫听;;反思文学理论:从“本质诉求”到“反本质主义”诉求[J];保定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4 陶东风;;文学理论:建构主义还是本质主义?——兼答支宇、吴炫、张旭春先生[J];文艺争鸣;2009年07期

5 冯君;;伊格尔顿《文学理论引论》和“学术与政治”问题[J];学术交流;2010年05期

6 杨金才;;美国“理论热消退后”的《白鲸》研究(英文)[J];外国文学研究;2009年01期

7 左其福;;从教学的角度看新编文学理论教材中存在的问题——以《文学理论基本问题》、《文学理论新读本》为例[J];文教资料;2008年04期

8 朱彦振;;伊格尔顿文学意识形态观探析[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9 王伟;;半途而废的“反本质主义”[J];文艺争鸣;2010年01期

10 闫听;李森;;试论西方语境中“反本质主义”文学认识的两个向度——德里达与维特根斯坦[J];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谢明华;;“登高能赋”和“登高必赋”两说与刘勰文学理论的传承关系[A];2002中国未来与发展研究报告[C];2002年

2 李龙;;文学理论的“问题性”:语境和方法[A];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时期文学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C];2008年

3 吴子林;;文学与政治的双重迷失——“文革”时期文学理论及其反思[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11.1)[C];2011年

4 王元骧;;文学理论能“告别”吗?[A];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时期文学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C];2008年

5 林恒青;;武者小路实笃的“新村”运动对周作人后期思想、文学理论的影响[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2年会论文集[C];2002年

6 钱中文;;我国文学理论与美学审美现代性的发动——评梁启超的“新民”、“美术人”思想[A];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论的发动:“中国现代美学、文论与梁启超”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2008年

7 杜吉刚;;反思要素的缺失——中国现代性文论建构中的艾布拉姆斯问题[A];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时期文学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C];2008年

8 薛稷;;特里·伊格尔顿批判理论思想探析[A];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第三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8年

9 ;后记[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10 卢佑诚;;关于古代文论研究的两点看法[A];“新中国文学理论五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赵志军;文学理论的繁荣与文学教育的困难[N];文艺报;2005年

2 主持人 崔立秋 特邀嘉宾 李茂民 魏鹏举 付国锋;文学理论学科性之反思[N];河北日报;2002年

3 张炯;学习和发扬邓小平的文学理论思想[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4 刘斯奋;我们是否还需要文学理论?[N];文艺报;2004年

5 辛楠;对文论前沿问题的思考[N];文艺报;2010年

6 刘军;关注文学理论的自觉性[N];中华读书报;2001年

7 国理;我国学人积极参与国际文学理论对话[N];文学报;2001年

8 孙绍振 陈良运 南帆;重建文学理论学科是时候了[N];文艺报;2000年

9 何群;文化研究中的文学理论[N];学习时报;2004年

10 高建平整理;人文社会科学前沿扫描[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炜;伊格尔顿的解构思想研究[D];扬州大学;2008年

2 肖寒;革命的政治批评[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3 王伟;罗蒂与关系主义文论[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丽;乔纳森·多利莫尔的政治文化文学批评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5 于东晔;女性主义文学理论在中国[D];苏州大学;2003年

6 李自雄;文学本质观:历史审视与当代重建[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田龙过;后现代文学提问方式和问题域的转换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8 方珏;伊格尔顿意识形态理论探要[D];复旦大学;2006年

9 李小玲;论胡适文学观中的民俗理念[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10 赵大军;儿童文学理论的基本问题与方法[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闫听;文学理论中的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天保;伊格尔顿文学理论思想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3 苗吉友;后理论:理论的反思与出路[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罗全;论伊格尔顿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D];新疆大学;2011年

5 党霄羽;论伊格尔顿的悲剧观[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韩克永;理查德·罗蒂新实用主义文学理论思想初探[D];山东大学;2006年

7 孙涛;德里达解构主义文学观[D];山东大学;2008年

8 隋欣卉;叶公超文学批评观述评[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9 张萍;转化传统的现代尝试[D];苏州大学;2005年

10 孙素秀;《法言》的文学观及其影响[D];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4978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4978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450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