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激变与思索—中英当代艺术教育比较

发布时间:2019-10-13 17:46
【摘要】: 英国的当代艺术教育在国际上是一个成功的案例,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英国的当代艺术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赞誉,良好的艺术创作和教育环境,吸引了世界各国艺术家到英国学习和工作。英国的艺术教育模式及艺术市场环境对当代艺术的发展起到很大作用,英国的艺术院校以探索和革新的精神培养出大量富有创造性和独特思想的毕业生;而良好的艺术机构运作又为艺术家的职业化发展提供了社会环境。 当代艺术教育是当今中国艺术院校教育普遍在探索和实验中的领域,有着很强的紧迫性和现实意义。本文以伦敦艺术大学切尔西设计与艺术学院与中国美术学院为样本,用比较教育学的描述研究方法对中英两国的当代艺术教育状况进行比较。从科系设置、教学理念、创作实践、基础教育、理论素养等各方面比较这两所院校在当代艺术教育上的差异,探讨中英当代艺术教育的发展、理念和模式。采用因素分析法,从历史沿革、社会环境、生源差异、师资差异等方面,对影响和决定中英当代艺术教育模式的诸因素进行分析。通过对这些方面的考察、分析和研究,为国内的当代艺术教育提供有益的促进方式和更多的可能性。
【图文】:

伦敦,主教学楼,大学,艺术学院


第二章切尔西艺术与设计学院的当代艺术教育2.1概况与科系设置2.1.1伦敦艺术大学概况伦敦艺术大学由六所著名的艺术、出版学院组成,即坎伯韦尔艺术学院、设计、服装、影视表演、大众传媒和新闻中央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切尔西艺术与设计学院、伦敦服装学院、伦敦传媒学院和温布尔登艺术学院。经过150年的发展,伦敦艺术大学已成为欧洲最大的艺术类综合大学,拥有来自100多个国家的24,000名学生,,提供衔接课程、职业培训文凭、本科、硕士及博士学位课程。超过120多个国家的海外学生在学校学习和生活,每年均有将近3000名学生从各个学院毕业。

本科学生,工作室


切尔西的美术专业本科学生工作室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美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J0-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枫叶,智彦龄;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大学教育基本特征研究[J];石家庄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2 杨洲;;论影视课程在大学教育中的优势功能[J];党史博采(理论);2007年01期

3 吴宝林;戴航;;珞珈山上的沈从文[J];长江学术;2009年01期

4 刘俊霞;;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因素的作用[J];内江科技;2009年05期

5 阿德里安·洪;刘白云;;为什么免费在线授课将毁掉大学——除非它们迅速行动起来[J];英语文摘;2011年01期

6 张杰,雷志明;浅议大学生的“两适应”教育[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S1期

7 向坤茂;袁华平;;多媒体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科技信息;2007年11期

8 徐玲;;民国时期的考古学教育与人才培养[J];史学月刊;2009年04期

9 朱毅峰;;媒介化社会背景下大学影视教育初探[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10 李灵芝;;大学英语教学发展中的教师适应思考[J];内江科技;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何方昱;;钱穆大学教育思想与实践述要[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2 郭云凤;;阿什比的技术人文主义大学观[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王其敏;;大陆大学教育色彩教学概况研究初探[A];传统色彩与现代应用——海峡两岸传统色彩与现代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沙钝;王爱民;;加强循环经济教育 树立科学发展观——高等院校开展循环经济教育的思考[A];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5 吴国娟;;试析蔡元培大学管理理念及其形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6 邓春英;;论革新经济时段的越南大学教育(1987-1995)[A];第三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7 杨岚;;大学文化素质教育与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现代人格培养[A];第六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8年

8 张学谦;;老年大学教育是提高老年人生活生命质量的有效途径和重要场所[A];中国老年学学会2006年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9 黄元国;覃兵;;论蔡元培的人文教育理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10 朱小红;;从老年学员的特点、需求出发探索老年大学教育的基本规律[A];上海市退休职工管理研究会1998年年会论文选集[C];199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胡文 邋;大学教育不能沦为“考证教育”[N];工人日报;2003年

2 陈蓉;非大学教育赢在哪里[N];中国文化报;2008年

3 谷鹏飞;文学沃土,作家摇篮[N];文艺报;2009年

4 张秋菊;“90后”大学生在勇于担当中成熟[N];中国教育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沈捷 朱新法;大学教育也要讲效益[N];新华日报;2003年

6 本报记者 程武;曾云:非大学教育点亮后高考时代[N];中华工商时报;2008年

7 陈诗闻 王德民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北京大学化学院;学者校长 众望所归[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8 通讯员 张瑾;“顶天”“立地” 大学理当“千人千面”[N];联合时报;2007年

9 罗志田 历史学教授;说而不思则罔[N];南方周末;2010年

10 本报记者 李东;文化建设:大学教育的悠远旋律[N];黑龙江经济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飞虎;大学教育智慧[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2 秦小云;大学教学管理制度的人性化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3 荀振芳;大学教学评价的价值反思[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4 邓小林;民国时期国立大学教师聘任之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5 陈何芳;大学学术生产力引论[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6 谭伟平;大学人文教育与人文课程[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7 牛慧娟;大学生主体性发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8 季剑青;大学视野中的新文学[D];北京大学;2007年

9 卢宁;战后日本短期高等教育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张爱勤;会通中西 融贯古今[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任晓燕;大学教育信息化测度指标体系设计及应用[D];西安理工大学;2006年

2 罗慧慧;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3 李金桥;大学校徽意象论[D];中南大学;2007年

4 黄锦生;大学实施素质教育的理论探讨[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5 邓建平;大学现代化进程中党委的领导作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隋国华;论强化大学“科学”与“人文”双重素质建构的意义[D];吉林大学;2008年

7 肖敏;我国大学与政府关系研究[D];青岛大学;2009年

8 李莉;试析广播电视大学教育及其改进的对策[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9 徐致礼;在古典与现实之间[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姜晓伟;社团在大学校园中的道德功能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5487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5487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758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