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弗菲尔的操控理论与侦探小说翻译
发布时间:2020-01-24 01:55
【摘要】:本文从文化的角度研究从原作的选择、译者的翻译策略、译文的出版发行等翻译过程中出现的操纵现象。本文拟用翻译研究学派理论,主要是勒弗菲尔的翻译理论,即从意识形态、诗学和赞助人因素三个方面研究侦探小说翻译在近代和当代的译介。 本文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章先回顾中外翻译研究历史和侦探小说在中国的译介,并通过介绍文化学派代表人物埃文佐哈尔的多元系统论,阐述近代侦探小说翻译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发展轨迹(如图1-1,1-2),即为什么选择侦探小说翻译作为研究对象,,以及通过比较图里的“Norm”概念和勒弗菲尔的“诗学”概念解释本文中的“诗学”为翻译的制约因素,而非关于诗歌定义、意象、美学等方面的研究。 第二章从意识形态的角度讨论侦探小说的译介。从外国文学作品的选择到译者的翻译策略,都会受到目标语主流意识形态的操纵。本章重点讨论文革时期意识形态怎样操纵侦探小说的翻译而导致某些译文不忠实。 第三章从诗学角度讨论侦探小说的译介。意识形态要操纵翻译,必须要通过语言文字。本章主要从侦探小说故事名的翻译,故事人物的刻画两方面讨论诗学是操纵翻译的另一主要因素。 第四章从赞助人因素的角度分析侦探小说翻译受到操纵的整个过程。赞助人是翻译过程中最重要的制约因素,他直接操纵译文的意识形态,通过“下放”部分权利给“专业人士”间接操纵译文的诗学。(如图4-1) 硕士研究生:刘园园 指导教师:韩忠华教授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海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I046;H059
本文编号:2572486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海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I046;H059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朱海芳;从多元系统理论看西方侦探小说在我国的两次译介高潮及其影响[D];赣南师范学院;2011年
本文编号:25724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5724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