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后现代媒介时期文本转变探究

发布时间:2020-02-09 07:45
【摘要】:文学文本在后现代媒介时期悄然转化,由文本走向了超文本。超文本对传统文本实现了三个方面的超越:其一,非线形的文本结构对传统文本线性结构的超越;其二,读者地位得以提升,读者参与创作;其三,传统的阐释观念发生变革。超文本在兴起的同时推动了图像化时代的来临,文学走向了图像社会的边缘。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彭亚非;图像社会与文学的未来[J];文学评论;2003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曾耀农;中国近期电影后现代性进程[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3期

2 付小悦;新时期文化语境中的罂粟意象[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3 程世波;重复叙事的意义——以民间童话为例[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4 张邦卫;图像增殖:语言的式微与图像的狂欢——数字化时代审美文化的范式转型[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5 刘雪峰;女性文学文本特征的基本范畴界说[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6 杨金才;性别、身体与意识形态——当代西方女性文学与社会变革[J];当代外国文学;1995年03期

7 张光芒;论中国当代文学的“第三次转型”[J];当代作家评论;2004年05期

8 陈本益;耶鲁学派的文学解构主义理论和实践[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9 许建平;关于文学评论中如何辨析文本意义的确定性与非确定性问题——以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为例[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10 雷业洪;面对一种对《女神》等的新宣判[J];郭沫若学刊;2001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冯颜利;论全球发展的公正性[D];苏州大学;2002年

2 程波;先锋及其语境:中国当代先锋文学思潮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3 卢寿荣;李渔戏曲小说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4 姜英;网络文学的价值[D];四川大学;2003年

5 沈红芳;女性叙事的共性与个性[D];河南大学;2004年

6 许龙;钱锺书诗学思想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7 张浩;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的精神分析话语剖析[D];北京语言大学;2004年

8 黄汉平;拉康与后现代文化批评[D];暨南大学;2004年

9 周芸;新时期文学跨体式语言的语体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10 程金海;当代西方对话美学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柴焰;颠覆与重建——女权主义文学批评研究[D];郑州大学;2000年

2 刘海夫;西方精神分析学电影理论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3 魏燕;于无意义中建构意义[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4 田明秋;徐,

本文编号:25777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5777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c71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