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中艺术节与现场艺术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殷然;;艺术是最大的前提[J];走向世界;2010年09期
2 赵川;;传为“流言”的艺术[J];读书;2008年01期
3 黄梦斯;周之毅;;STAGE ONE:边酒边艺术[J];缤纷家居;2009年01期
4 ;画廊展讯[J];中国拍卖;2007年09期
5 ;抬头见喜——杭州2006年国际当代艺术个案展[J];当代艺术与投资;2007年05期
6 唐勇;;感受“798”[J];前线;2008年02期
7 Penny;;张明收藏:收藏中的异数[J];艺术与投资;2010年07期
8 陆兴华;;关于当代艺术理论的阅读摘要[J];建筑与文化;2011年04期
9 甘宪云;;中国行为艺术如何走出大众“歧视”的尴尬[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10 冀少锋;;《20世纪末欧洲艺术家大系》问世[J];高校社科信息;199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田亚洲;杨维民;;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到哪里去?——对当代流行艺术的反思[A];2005年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苏典娜;;从徐冰看当代艺术的“后殖民批评”[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09年
3 李于昆;;当代艺术的“越界”[A];2005年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王拥军;;重提现代性:当代艺术的标准质疑[A];2005年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周计武;;艺术终结的美学之思[A];城市文化与艺术审美[C];2008年
6 殷曼i_;;从艺术体制看艺术家的创造性[A];2009江苏省美学学会年会“当代审美文化与艺术传统”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7 惠波;;从语境角度论当代艺术作品的价值判定[A];2006年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武沛;;徘徊于两性之间的美——解读艺术作品中“中性”身体的符号[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08年
9 鲁明军;;知识共同体:当代艺术学谱系的取向[A];2005年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周进;;历届世博会里的公共艺术[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游东醌;艺术的生命之境[N];美术报;2007年
2 刘莎莎;拆除当代艺术与普通百姓之间的藩篱[N];深圳特区报;2007年
3 林山;当艺术家开始画“股票”[N];中国文化报;2008年
4 吴新;淡勃:和艺术家一起创造历史[N];中国证券报;2008年
5 邱家和;北京翰海首开内地亚洲当代艺术专场[N];上海证券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曹俊杰;意大利当代艺术 戏弄视觉?[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7 王嘉;成都春沙“创业板”异军突起[N];成都日报;2008年
8 董岳;当代艺术价格高看一线[N];上海证券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卢飒;“城市零件”:群体出征艺术市场[N];贵阳日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曹俊杰;艺术是每个人的游戏[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笑男;作为观念的影像[D];中央美术学院;2009年
2 刘立宇;新媒介与中国当代艺术变革[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3 齐鹏;女性主义如何干预艺术史[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4 王鑫;中国当代艺术中的西方元素及本土独创性[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5 隋少杰;文化传播与艺术的机制性生成[D];四川大学;2007年
6 李必桂;艺术作为存在的根本发生[D];武汉大学;2004年
7 金敬姬;艺术—无意识的象征产物[D];中国美术学院;2008年
8 张激;国家艺术支持[D];中国美术学院;2008年
9 郭峰;当代中国艺术市场及其互联网经营模式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8年
10 于学文;中国当代艺术中的西方模版[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桢;80后艺术家的发展状态[D];中央美术学院;2008年
2 杨艳;从观念和媒材研究中国当代艺术的实验性[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3 张铁梅;浅论后现代艺术在中国[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黄向前;当代艺术中中国传统符号的运用与演绎[D];中国美术学院;2009年
5 唐立影;中国当代艺术中的幼稚化审美趣味浅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6 李凡t,
本文编号:25774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5774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