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唤结构”视阈中的《庄子》阐释差距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I206.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宫茂;;从《庄子》中孔子寓言形象看问题[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8期
2 何颖;;《庄子》在英语世界的传播[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8期
3 杨军;;积极的情感寻根与蓬勃的艺术张力——影片《八月迷情》魅力探究[J];名作欣赏;2011年26期
4 毛向樱;;《庄子》成语浅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3期
5 姚念;;《庄子·内篇》孔子形象解读[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年06期
6 安道玉;;析《庄子》中人与技术的关系[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7 张鹤懿;;《庄子》的艺术特色[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7期
8 贾学鸿;;《庄子·天运》“苏者”称谓考说——兼论《庄子》文章的朦胧特色[J];学术交流;2011年07期
9 韩培毅;;从读者反映批评视角解析辛格《骑马下海的人》[J];作家;2011年14期
10 平原春;;审美的阻碍与延长:《宛若天堂》的陌生化解读[J];电影评介;2011年1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卪旭;;《庄子》拾诂[A];中国训诂学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2 李刚;;《庄子》游世主义人生理想的现代启示[A];理想·信念·信仰与价值观——全国理想信念与价值观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3 丁媛;;论《庄子》中的审丑意识[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刘松来;周兴泰;;《庄子》道论三题[A];江西省文艺学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年
5 王敏;;典籍英译中的“博弈论”—从关联翻译理论看《庄子·逍遥游》两家英译之个案研究[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后记[A];2003年安徽省文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7 祁志祥;;“自适其适”、“至乐无乐”——庄子美学新论[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上)[C];2004年
8 李德建;;推介《老子传真》——一部功力深厚的老子《道德经》研究力作[A];中国鹿邑老子学会——海峡两岸李氏恳亲会论文集[C];2003年
9 李亚东;;圣哲老子[A];老子故里话老子(第十一集)[C];2004年
10 戈国龙;;老庄修道思想勾提[A];诠释与建构——汤一介先生75周年华诞暨从教50周年纪念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彭国华;从《庄子》的后现代意义说起[N];人民日报;2009年
2 陈鼓应;《庄子》注译与我的体会[N];光明日报;2009年
3 刘永强 傅冲;《庄子》的语言观[N];中华读书报;2010年
4 杨义;《庄子》还原[N];中华读书报;2009年
5 记者 唐小惠;读《庄子》寻求快乐[N];金融时报;2010年
6 子余 江苏省社科院哲学与文化所;梦醒之间的心灵转化[N];中国图书商报;2004年
7 薛冰;跟随爱莲心读《庄子》[N];中华读书报;2004年
8 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 李春生;《庄子》谈养生[N];健康时报;2004年
9 长沙市信息职业技术学校 陈瑞坤;浅谈《庄子》美学的魅力[N];中国信息报;2005年
10 本报记者 王洪波;傅佩荣:认为庄子消极厌世是一种误解[N];中华读书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Yoshiko Takeshige;《庄子》与《流浪舞集》[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丁媛;《庄子》丑意象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3 孙红;《庄子》阐释之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4 刘生良;《庄子》文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5 李占平;《庄子》单音节实词反义关系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6 王瑞;《老》、《庄》复归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7 沈振奇;《孟子》与《庄子》文学的比较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8 王丽梅;《庄子》内篇思想与艺术研究[D];苏州大学;2003年
9 胡晓薇;道与艺——《庄子》的哲学、美学思想与文学艺术[D];复旦大学;2003年
10 刁生虎;生命哲思与诗意言说[D];复旦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辛茹;“召唤结构”视阈中的《庄子》阐释差距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洪兆旭;《庄子》中的最终依据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3 仇园园;《庄子》“自由”观及其思想价值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4 石龙岩;《庄子》文体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鲁艳芬;探索召唤结构对广告图形设计的影响[D];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
6 虞则宴;《庄子》语文教育观及其作为语文课程资源的历史贡献[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7 蔡励敏;通向大众审美的通俗《庄子》现象论析[D];暨南大学;2012年
8 田一涵;试论《庄子》赞美技术及其现代启示[D];北京化工大学;2012年
9 李林;《庄子》方术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10 宫茂;《庄子》源流考[D];山东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6050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6050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