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知识女性陈衡哲
【学位授予单位】:汕头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I206.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咸婧;;论《围城》中的知识女性形象[J];青年文学家;2011年15期
2 张艳雷;杜学元;;论陈衡哲的女子教育思想及启示[J];山东女子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3 朱青;;食人间烟火的大学知识女性——评阿袁小说[J];德州学院学报;2011年S1期
4 杨银权;;清代知识女性的知识养成及特点[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5 刘文菊;翁叶娜;;论现代潮汕作家笔下的女性形象[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6 严璐璐;;迟子建作品中的女性成长故事[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7 王淑妍;;梦的解析[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1年07期
8 赖雅琴;任晔;赵芬;;“洛绮思”们的困境[J];群文天地;2011年06期
9 孙永丽;;“绝望的主妇”拒绝绝望——有感于美国电视剧《绝望的主妇》[J];大众心理学;2006年05期
10 陈东阳;;迷茫与觉醒——解读施叔青《窑变》[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小敏;许雁雁;高俊;;年青知识女性择业就业及职业发展研究——以广州为例[A];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性别视野下的中国道路和社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祝平燕;;知识女性发展的社会性别思考——对湖北高校知识女性专业发展现状的调查分析[A];中南六省性学会第一次学术年会暨湖北省性学会第二届第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3 张静;;陈衡哲之三进四川——兼论《川行琐记》事件[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7年卷)[C];2007年
4 李淑贞;;试论当代中国知识女性的事业与爱情[A];海峡两岸道德发展论[C];2008年
5 李英治;;师恩难忘——恭贺李敏华先生九十大寿[A];固体力学进展及应用——庆贺李敏华院士90华诞文集[C];2007年
6 楼丽华;沃兴德;周玲;顾锡冬;;现代妇女生活状况调查[A];第十一届全国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乳腺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7 王婷;;中国当代知识女性在工作期待中是否存在性别刻板印象——中西妇女运动发展之比较[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8 王宇;;“改造+恋爱”叙事模式的文化权力意涵——“十七年”小说的一种象征结构分析[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06卷[C];2006年
9 林星;;福州女性与近代社会变迁[A];闽都文化研究——“闽都文化研究”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3年
10 吕进;;重庆与20世纪中国新诗[A];巴蜀作家与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红萍;陈衡哲 中国现代白话小说第一人[N];中国妇女报;2004年
2 本报记者 郭静 通讯员 穗妇宣;64%中老年知识女性感觉生活幸福[N];广东科技报;2008年
3 记者 王粲 通讯员 阚月华;提高自身素质塑造知识女性新形象[N];济宁日报;2009年
4 闫广芬 南开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吴艳茹 天津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聚焦知识女性:职业发展前景与困惑[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5 记者 金勇;北京:都市型农业“瞄准”知识女性[N];中国妇女报;2005年
6 李传玺;危流之争中生命的痛楚与欢愉[N];中国文化报;2007年
7 ;知识女性:打开生活问号[N];中国妇女报;2004年
8 张仲怀;知识女性的价值取向[N];重庆日报;2002年
9 本报记者 莫兰;关注知识女性成长 发挥专业优势报国[N];中国妇女报;2010年
10 黄建华;压力大令知识女性怀孕难[N];大众卫生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夏一雪;“文”“学”会通[D];山东大学;2010年
2 杨跃华;知识女性的愿景[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3 李晓红;民国时期上海的知识女性与大众传媒[D];厦门大学;2007年
4 董平;四十年代国统区与沦陷区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5 禹旭才;社会性别视角下的高校女教师发展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6 李彤;礼教形成中的汉代妇女生活[D];浙江大学;2005年
7 苏琼;“她人”场景:现代女性戏剧论[D];南京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小敏;现代知识女性陈衡哲[D];汕头大学;2011年
2 宋巍;知识女性职业选择的障碍及其对策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3 陈小香;明代的知识女性[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姜丹;知识女性对“全职太太”角色认同意向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5 郭立军;中国传统性文化对当代知识女性性心理的影响[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6 于雅静;城市的精神幻象[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7 陈明秀;迈向“自由”的艰难步履——论“五四”女作家笔下知识女性的情智冲突[D];安徽大学;2003年
8 胡佳佳;透过“娜拉”看近代知识女性的现实困境[D];河南大学;2012年
9 贾文秀;荆棘丛中的奇葩绽放[D];渤海大学;2012年
10 王栎雯;上海沦陷区的女性言说[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6053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6053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