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公众更多民主参与艺术的权利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苏卉;包林谈公共艺术[J];雕塑;2005年04期
2 班陵生;;公共艺术中的公众参与[J];雕塑;2006年05期
3 侯丽丽;;公共艺术理念在影视艺术中的运用研究[J];电影文学;2007年18期
4 史俊巧;;论商业社会中的公共艺术[J];商场现代化;2008年22期
5 李李;李丽丽;;论我国城市雕塑公共性缺失的原因及对策[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6 孙明胜;;反思艺术的公共性:从实践出发[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8年04期
7 孙振华;社会学的转向——公共艺术时代的艺术家[J];雕塑;2003年03期
8 余玉霞;张康夫;林剑;;关注公共艺术在中国的发展[J];艺术探索;2005年04期
9 孟超;;关于城市公共艺术的思考[J];艺术教育;2011年06期
10 翁剑青;;公共艺术的社会方式与文化反思[J];雕塑;200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润羊;花明;;可持续发展中的公众参与[A];2007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学术年会论文集(2)[C];2007年
2 陈锦文;;基于“公众参与”范式的公共政策制定[A];“公共行政管理方法论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王佩儿;周琼;;宁波环评工作中的公众参与问题[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0年
4 邱鹏飞;雍国玮;郝思特·绍尔;;德国土地利用规划中的两阶段公众参与[A];21世纪中国土地科学与经济社会发展——中国土地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5 刘明;唐春媛;;试论政治文明视野下的城市规划公众参与[A];城市规划决策民主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尹根成;盛志辉;郭洪光;乔冬云;;如何在社会服务行业环评项目中开展公众参与[A];200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7年
7 刘永涛;;论公共艺术和公民意识教育[A];公民意识研究[C];2008年
8 苏美蓉;刘仁志;程红光;杨志峰;;关于深化规划环评公众参与的几点思考[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0年
9 高超;阎伍玖;;提高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有效性的探索[A];地理学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第九次中国青年地理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10 周玉梅;;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势在必行[A];山东环境科学学会2002年度学术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方帅;公众参与奥运雕塑规划[N];中国房地产报;2006年
2 刘亚东;公共艺术:期待公众参与意识[N];中国文化报;2005年
3 美周;公共艺术不要特权[N];中国文化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张楠;公共艺术要“多数优先”[N];工人日报;2000年
5 张春莉;公共艺术应受到尊重和保护[N];人民政协报;2004年
6 周海涛;记录城市与自然“永远的冲突”[N];广东建设报;2006年
7 原二军;民主参与理念要在环保领域内固定下来[N];中国环境报;2006年
8 汤浔芳;公共艺术展诠释“人文奥运”[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
9 余丁;公共艺术的新模式[N];中国文化报;2004年
10 张坚;城市需要什么样的公共艺术[N];美术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小青;公共艺术发展路径的向度分析[D];上海大学;2011年
2 王东辉;中国当代公共艺术的现状、问题与对策[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2年
3 周成璐;公共艺术的社会学研究[D];上海大学;2010年
4 吴士新;中国当代公共艺术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年
5 孙欣;基于互动的公共艺术[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6 张琦;南张楼公共艺术调查研究[D];上海大学;2010年
7 蔡顺兴;数字公共艺术的“场”性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8 郭公民;艺术公共性的建构:上海城市公共艺术史论[D];复旦大学;2009年
9 葛俊杰;利益均衡视角下的环境保护公众参与机制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10 王周户;马克思主义群众观视野下的中国公众参与制度建构[D];西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苗永波;浅析当代中国公共艺术[D];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
2 丁燕;北京公共艺术现状之反思与建议[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3 王放;公共艺术的公共性与私密性的相互关系[D];中央美术学院;2008年
4 张鹏;公共环境中陶瓷材料的艺术表现意义[D];湖北美术学院;2008年
5 葛筠;场所·主题与整体性[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6 戴熠;城市建成区雕塑景观规划方法初探[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7 张继亮;我国第三部门的公共性:危机与救治[D];黑龙江大学;2006年
8 赵国婷;民间皮影艺术公共性特征的研究[D];天津美术学院;2008年
9 李宁;中国传统装饰图案与公共艺术的结合与运用[D];重庆大学;2010年
10 向颖;对立的思考[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本文编号:26386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6386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