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李翱文章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06 23:37
【摘要】:李翱,字习之,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他出身于名门望族陇西李氏,官至礼部尚书。李翱素来被认为是唐代儒学的代表人物,他提出的“复性”学说对后世儒学,尤其对宋明“理学”产生相当深远的影响。正因如此,李翱文章的内容思想多被学者研究,而其文章本身的艺术价值研究不足。李翱的思想能够流传至今,其文章作为思想的载体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并且他在文章的创作方面也颇具特色,是值得进一步去挖掘研究的。本文试图发现李翱文章在表情达意方面的特色,希望能够对他文章本身作一个确切详细的考察。 文章共分为六部分: 绪论主要介绍、梳理近年李翱研究的主要方向,借此发现目前李翱研究的缺憾,说明本文的写作目的。 第一章概述李翱的哲学、政治以及文学的基本思想。这些思想始终贯彻在李翱的为文过程中,故不可不言,但学界在李翱思想这方面研究成果颇多,笔者在此仅为大致概括总结。 第二章是全文的重点,这部分主要以文体分类,从各个角度分析李翱各类文体的代表作品,李翱一生“志于仁义”,相较其他古文家,李翱更加重视的是在儒学发展上能有所影响。正因如此,李翱文章虽是理过于文,并没有废弃文章中的文学性,变成类似宋代理学家的哲学文章。探究他文章中思想和文学艺术是如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使得古文这种形式乃至于文学成为他思想的载体。 第三章主要通过骈散文的比较,阐释李翱文章的时代特色,论述李翱虽师从于韩愈,但并非一味模仿,而李翱本人具备极高的道德修养,故而能创作出具有浩然之气的文章,他的思想对儒学的发展具有承上启下的影响。 结语部分从李翱个人品格入手,总结其文章得失,期待进一步探讨挖掘。 最后,在附录摘选《论语笔解》部分解经之文,但解经的角度与风格与前代相较有明显变化,故粗略探讨其文内容和风格的变化。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I206.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林耘;李翱复性学说及其思想来源[J];船山学刊;2002年01期

2 翟景运;牟艳红;;论唐代骈文文体观的变化[J];东方论坛;2012年02期

3 莫道才;骈文在唐代文学史上的地位[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04期

4 石明庆;王光义;;所尚各异 得失互参——李翱、皇甫n\古文理论与创作特色之比较[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5 王运熙;关于唐代骈文、古文的几个问题[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6 雷恩海;;嘤其鸣矣 求其友声——试论贞元时期刘、柳、韩的思想与创作[J];唐代文学研究;2006年00期

7 朱丽霞;;从韩愈古文运动的失败看唐代骈文的文体地位[J];学术月刊;2007年07期

8 李小山;;从古文运动看李翱的文学理论[J];中州学刊;2011年05期

9 熊志敏;;浅论柳宗元的寓言创作[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3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小山;李翱生平与思想新论[D];西北大学;2009年

2 刘新征;皇甫n\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6520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6520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89c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