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作家的成都书写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I206.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丽娟;;浅析中国现代历史小说中的“圣贤”描写[J];才智;2011年19期
2 郑春;;另一种反思——现代作家笔下的留学生[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1年09期
3 周纪焕;;论现代作家教师专业能力培养思想[J];皖西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4 杨琼;;浅析现代作家的“小城意识”[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5 许靖;孙东平;;试论巴金小说中的家族情结[J];群文天地;2011年09期
6 子张;;寻访“迟桂花”[J];山东人大工作;2011年06期
7 齐媛媛;;浅析后现代主义影响下的美国本土小说[J];长城;2011年08期
8 吴明香;;觉新之死——浅论巴金《家》[J];考试周刊;2011年56期
9 娄国忠;;现代作家改名趣闻[J];青苹果;2007年03期
10 黄向文;;余华小说的情色动机[J];青年文学;2011年1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本朝;;“当代”的建构与来自现代作家的认同[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届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2 逄增玉;;文学如何面对历史——四川作家抗战叙事的几个问题[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届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3 吴定宇;;西蜀文化之气与川籍现代作家的创作——以郭沫若、李R既恕徒鹞齕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届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4 李小平;;论漳州籍现代作家杨骚30年代的创作[A];论闽南文化:第三届闽南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5年
5 刘殿祥;;“杀蠹的芸香”:闻一多国学研究的思想价值取向——闻一多国学研究经典的当代意义[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届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6 张建锋;;山姿水态四川人——从巴蜀文化角度看何其芳人品和文品[A];巴蜀作家与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论文集[C];2006年
7 马云;;现代作家民族身份的隐与显[A];中国少数民族文学60年学术研讨会会议手册[C];2009年
8 杨扬;;说“变”——新世纪小说创作随想[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下)[C];2004年
9 高恒文;;回到当初[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文学史研究·史料研究卷(文学史研究卷)[C];2009年
10 艾萍;;浅谈张爱玲小说中比喻的得体性[A];得体修辞学研究[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新华社记者 冯源;巴金故居发现大批珍贵文献[N];人民日报;2011年
2 刘保昌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十年寒灯三部传[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3 山东临沂市 孙雨晨;不必苛求作家有翻译基础[N];中华读书报;2007年
4 王玉华;现代作家作品的版本[N];中华读书报;2002年
5 商金林;从1950年代现代作家选集的出版说起[N];中华读书报;2007年
6 商报记者 任志茜;70年代作家集体沉默?[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7 秦杰;永远的常春藤[N];中国档案报;2005年
8 朱金顺;也谈几部名著的版本[N];中华读书报;2002年
9 早报记者 石剑峰;香港的文学记忆[N];东方早报;2010年
10 丁国强;谁影响了作家[N];中国文化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长华;巴金小说叙事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2 于立影;骆宾基评传[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穆艳霞;中国现代作家与道家文化[D];吉林大学;2008年
4 贺昱;疏离·交叉·相融[D];复旦大学;2006年
5 李荣秀;走进新时代——试论若干现代作家建国后的心路历程[D];山东大学;2009年
6 肖向明;“幻魅”的现代想象[D];中山大学;2006年
7 朱华阳;屈原与中国现代文学[D];武汉大学;2006年
8 滕学明;论安妮塔·布鲁克纳小说的后现代现实主义风格[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9 汤伟丽;“欧美尼德斯”之魅[D];复旦大学;2009年
10 黄晓娟;雪中芭蕉[D];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永芳;现代作家的成都书写[D];西南大学;2011年
2 郝燕雨;论俄国女杰对巴金创作的影响[D];山西大学;2011年
3 赵学佳;现代作家的北京想象与经验表达[D];兰州大学;2012年
4 文险;巴金的宗教情怀[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冯立娜;巴金小说中的生命意识[D];河北大学;2009年
6 王侠;中国现代文学中的杭州[D];西南大学;2012年
7 时宏宇;巴金小说美学思想初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张文龙;“祖—父—子”结构与封建家族制度的解体[D];郑州大学;2006年
9 王薇;现代作家自传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10 王辉;从“出走”到“回归”[D];西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6530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6530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