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文学理论教材中的文学定义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6 08:06
【摘要】:文学定义从古至今存在争议,而这种争议从源头考察则可追溯到民国时期。民国时期是我国原有的文学定义与西方文学定义的交融时期,也是后来的文学定义的胚胎,从这一方面讲,有必要理清文学的发展脉络。 本文首先指出了民国时期的教材中非常重视文学定义这一问题,这是由于我国原有的文学涵义发生变化,而伴随翻译界的兴盛,西方、日本的文学定义不断传入,这就使得“文学是什么”的问题需要被解释清楚。第一章谈文学定义问题在教材中有比较重要的地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开宗明义的谈文学定义;二以专章的形式谈文学定义;以及促使形成重要地位的原因,如文学学科的出现和外来教材的影响。第二章主要谈文学定义展开、阐述的方式,,分为简单例举和批判综合利用前人的观点两部分。第三章是关于定义的分类和总结,共可以分为四类:一是指向文学的社会功用。二是强调文学的审美特性。三是融合功利和审美。四是唯物主义的文学定义。第四章,主要是综合以上的三个方面,谈民国时期的定义对当下的影响和启示。笔者认为文学需要有一个明确的学科界限,而且在谈文学定义的时候可以利用前人观点,简单梳理文学的发展脉络,而不是回避这一复杂问题。 针对民国这样一个特殊的时期,我们有必要通过确凿的资料还原当时的语境,理清中西文学定义是如何交融的,清理出文学发展变化的脉络。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I206.5
本文编号:2681537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I206.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盖生;;本间久雄的《新文学概论》对中国20世纪初文学原理文本书写的影响[J];湖南社会科学;2010年03期
2 赵江滨;理性的僭妄——对文学定义的引申性述评[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3年03期
3 胡海;杨青芝;;重道轻文观念之变与文的自觉[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顾庆;在冲突中演变、在融合中超越——论“五四”文学观念的整合[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2 蔡恒剑;从形式观的变迁看文学概论教学及教科书的发展[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3 朱维;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观念的发展[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4 何刚晴;五四新文学的晚清思想渊源[D];厦门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6815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6815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