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山海经》时空观念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7 21:11
【摘要】:战国时期的小说《山海经》,虽然研究丰富,但却局限在两个方面:即“神话研究”和“信史研究”。本文力图脱此窠臼,立于时空角度,还原其本来的“时空”面目,来重新认识《山海经》的“时空”观念。重新考察《山海经》的时空观念所带来的文学意义及影响。 本文结构主要如下: 绪论主要介绍了《山海经》的成书情况及当下研究的不足,在可能促进《山海经》研究的“时空”层面提出新的认识。并据此对这种认识的基本起源观念“方位”意识作了初步地考察。 第一章,以《山海经》所要表达的空间内容为基础,对《山海经》各经依次进行梳理,并在此过程中次递呈现各部分所表现的空间结构观念,并统一它们,从而形成其空间观念。它区别于任何一种已有的空间认识观念,并归纳出:《山海经》的实存空间;《山海经》的边缘空间;《山海经》的扭曲空间三种空间结构,三种结构虽然相互联系,但却彼此独立。并对这三种空间结构的表现及特点进行了阐述。 第二章,以《山海经》所展现的时间因素为基础,系统梳理了《山海经》包含时间因素的内容,并对其时间有向性作了细致地考察,归纳总结出与《山海经》空间结构相暗合的时间脉络,并论述其明显的方向性结构特征,从而得出《山海经》的时间观念的结论。 第三章,在《山海经》空间和时间的观念影响下,发现了始终贯穿在此文学作品中的“时空中心”的概念,并在《山海经》对空间和时间的根本认识的前提下,对此概念进行了论述,得出“时空中心”是《山海经》时空观念最为基本的“时空”观察点,并对其所带来的文学意义和影响进行了探讨。 结语主要阐述此文的研究思路,以及在文章中不断修正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方法。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I206.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远鹏,竹野忠生;论《山海经》的非神话性[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4期

2 苏茂德!武汉市青山区红钢城4街坊57门4号;论《山海经》的历史背景[J];西安教育学院学报;1998年02期

3 徐显之;《山海经》原貌及本质探讨[J];西安教育学院学报;1998年02期

4 胡远鹏;奇书《山海经》的真面目[J];文史杂志;1999年01期

5 张步天;中华源头文化宝库《山海经》及其研究展望[J];益阳师专学报;2002年04期

6 陈桥驿;《山海经解》序[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3年01期

7 陈建宪;一座原生态神话的宝库──《山海经》导读[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6期

8 王红旗;对《山海经》的新认识[J];文史杂志;1997年05期

9 罗志田;《山海经》与近代中国史学[J];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01期

10 高木立子,伊藤清司;《山海经》图像的真正研究——评《古本山海经图说》[J];民俗研究;200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彭一民;;《山海经》地学寻踪杂俎[A];地质学史论丛(4)[C];2002年

2 梁志忠;;《山海经》——早期民族学资料的宝库[A];民族学研究第二辑[C];1981年

3 李浩;;论唐诗中的时空观念[A];唐代文学研究(第四辑)[C];1993年

4 张维波;;《山海经》砭石地理考证[A];第二届全国砭石疗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孙广仁;;《内经》的河图时空观与四时养生[A];第十二届全国中医药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许奕谋;;毛泽东诗词的时空观念[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五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1985年

7 陈连山;;从“小说家言”到“神话之渊府”——中国现代神话学对《山海经》经典地位的塑造[A];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第一届网络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8 杨昌文;;苗族医药再议[A];苗学研究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9年

9 刘永年;;结合时空观的演进谈谈概念教学法[A];湖北省物理学会、武汉物理学会2004’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水经注》河水(节选二)[A];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水文泥沙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隗瑞艳;《山海经》将拍系列电影[N];中国文化报;2009年

2 陈连山(北大中文系教授);《山海经》的文化踪迹[N];中国图书商报;2004年

3 周远喜;面对学生的“发难”[N];中国教师报;2003年

4 董国超;当《山海经》和孩子们相遇[N];中华读书报;2004年

5 阮希波;炎黄发祥地在云南[N];云南经济日报;2003年

6 叶舒宪;《山海经》与神话地理[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7 张成福;文学所举办“《山海经》与神话研究”学术讨论会[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8 何丰伦;调控房价应有“时空概念”[N];经济参考报;2007年

9 何驽(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山海经》在中国考古学研究的应用[N];人民政协报;2001年

10 高有鹏 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山海经》与中国古代黄帝神话群[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贾雯鹤;《山海经》专名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2 李自芬;小说身体:中国现代性体验的特殊视角[D];四川大学;2005年

3 陈佳冀;中国文学动物叙事的生发和建构[D];上海大学;2011年

4 吴超;经、史视阈下的清初实学学风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汪楠;20世纪上半叶中国神话学史[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杨显;汉代神话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7 方芳;台湾海峡两岸射日神话比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8 陈刚;唐前蓬莱神话流变考[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郭建斌;电视下乡:社会转型期大众传媒与少数民族社区——独龙江个案的民族志阐释[D];复旦大学;2003年

10 汤洪;屈辞外来地名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一平;《山海经》时空观念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滕正中;《山海经》中的农业民俗[D];云南大学;2010年

3 路瑞娟;《山海经》中的“蛇”现象初探[D];重庆大学;2010年

4 王晶;从“蛇巫形象”探源《山海经》的原属文化系统[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敬婉茜;《山海经》与原始宗教信仰初探[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6 徐非;《山海经》神话分类及其文化意蕴探析[D];延边大学;2011年

7 张陈;《山海经》神话叙事探研[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8 李丽;《山海经》中悲剧形象研究[D];陕西理工学院;2012年

9 吴豫娟;中国古代小说史视野下的《山海经》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10 王平原;回望故园,,从《山海经》看“绝地天通”的法史意义[D];西南政法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6841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6841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f9f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