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中的老舍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7 18:44
【摘要】:老舍研究作为学术之林的一棵小树,老舍研究的产生、发展、变化与成败,既受文学批评的深刻影响,也丰富着文学批评的内容,反映着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发展变化及进退得失。在折射着中国现代文学批评 建设和发展的整体形态及其问题的同时,也有着独特的价值。 本文将中国现代文学批评中的老舍研究划分为五个阶段,并就每个时段文学批评的概况、老舍研究反映的批评形态、老舍研究对现代文学批评的贡献等问题进行简要的分析:三十年代文学批评中的老舍研究偏离主流批评,呈现的是审美的,客观的批评形态,反映出新鲜的走向;四十年代文学批评中的老舍研究受抗战影响,注重社会演绎的批评形态达到了空前统一,但老舍在抗战通俗文艺的贡献以及老舍的民族精神都是值得赞扬的;十七年时期政治意识一体化的批评大行其道,老舍研究虽也沿着这一批评形态发展,但在折射文学批评由现代向当代的转型方面作出贡献;新时期文学批评呈现繁荣和多元化局面,老舍研究在多元化的批评环境中取得辉煌的成绩;九十年代末世纪初文学批评由于受到商品经济的冲击,呈现了“媒体化”、“概念化”、“泛文化”的局面,老舍研究在“边缘化”的沉寂与徘徊中追寻新的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I206.6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王佑琴;;时代和社会的悲剧——老舍《骆驼祥子》创作简谈[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3年08期



本文编号:26839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6839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585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