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李翱并称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I206.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安祖;韩愈“古文”含义辨析[J];文学遗产;1998年06期
2 周楚汉;韩愈的文章理论及其意义[J];理论与创作;1995年03期
3 董国柱;韩愈其人[J];黑龙江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5年03期
4 牟通;;韩愈的文论[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2期
5 冯渊;;韩愈:辛苦蹭蹬 捍卫道统[J];新语文学习(高中版);2012年Z1期
6 孙连琦;含英咀华 倾芳沥液——也谈韩愈散文的“尚奇”[J];松辽学刊(社会科学版);1991年03期
7 陈曙雯;;20世纪韩愈与佛教关系研究综述[J];文史知识;2000年02期
8 马延军;;韩愈的“文气”与刘勰的“情采”[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6年12期
9 李最欣;李翱是韩愈弟子吗[J];文学遗产;2005年03期
10 全华凌;韩愈尚“勇”性格论[J];船山学刊;200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友冰;;新时期韩愈研究述论[A];安徽文学论文集(第2集)[C];2004年
2 李翰;贺正皖;;叙述者与作者的离合:韩愈传叙文的叙事学分析[A];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三十辑)——中国文论的直与曲[C];2009年
3 毕宝魁;;辽海讲坛第十七讲 浅说韩愈对儒学和文学的贡献[A];辽宁省社会科学普及系列丛书4——辽海讲坛·第二辑(文学卷)[C];2008年
4 周游;;羞见时节盛:韩愈厌春情绪的思想内涵探析[A];作为理论资源的中国文论——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四十二辑)[C];2016年
5 朱琦;;论韩愈与白居易[A];唐代文学研究(第四辑)[C];1993年
6 李永辉;高建青;;基于地理信息系统项目管理视角下的宜春韩愈文化研究[A];宜春社会科学2015年04期[C];2015年
7 高海夫;;略说韩愈的散文美学观[A];唐代文学研究——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第四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9年
8 严寿o,
本文编号:26917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6917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