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劭《风俗通义》汉代风俗述略
发布时间:2020-06-01 15:16
【摘要】:风俗之称自古有之,因为政治的需要,历代统治阶级把风俗作为是教化人民、维护统治的有力工具,心系社稷安危的学者也在通过辨风正俗以达到整齐风俗的目的。应劭著述的《风俗通义》,虽然没有使社会“咸归于正”,但其中所记述风俗为后世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本文以探讨《风俗通义》中记载的汉代一些重要风俗为目的。分为三部分: 第一章,应劭及《风俗通义》研究。介绍应劭的生平事略及其生活的东汉末年局势。应劭是汝南应氏家族的一员,从小就接受家庭正统教育和传统儒家思想的熏陶,使之确立了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观念。面对东汉末年社会动荡、民不聊生的社会局势,他认为提倡辨风正俗对整肃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章,《风俗通义》中主要涉及的汉代风俗归类。因《风俗通义》所涉及风俗较多,本文主要择婚礼习俗、女性地位习俗、育诞禁忌习俗、腊日习俗、正旦习俗、人神崇拜习俗、鬼怪崇拜习俗、流行服饰习俗、少数民族服饰习俗等方面具体分析其所记载风俗在汉代的表现方式及在前代表现。 第三章,《风俗通义》中风俗资料的文献价值、文学价值、历史价值。因其风俗记载广泛博杂,内容不仅包括亲身经历及耳闻之事,且多篇征引古籍述汉代习俗,为后世学者研究汉代的社会生活习俗保存了重要资料,其引经据典的记述也为辑佚校释所引古籍起到了重要作用。《风俗通义》传承了汉代思想文化,而且对后世文学作品有一定的影响。 《风俗通义》是后世研究汉代风俗的重要史料,对风俗文化的传播起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是后代人们了解汉代社会发展状况的重要材料。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I206.2
本文编号:2691672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I206.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欣航;符丽平;;论《风俗通义》在中国小说史上的承上启下作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3期
2 萧放;中国传统风俗观的历史研究与当代思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3 罗威;;应劭和他的《风俗通义》[J];当代图书馆;2004年04期
4 高世瑜;中国古代妇女家庭地位刍议———从考察“三从”之道切入[J];妇女研究论丛;1996年03期
5 罗洪洋;论中国古代妇女在婚姻家庭中的法律地位[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3期
6 董焱;;《风俗通义》的文学价值[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7 郭浩;论汉应劭的史学成就及其历史地位[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8 程远芬;《风俗通义》序录的再探讨[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2年06期
9 韩养民;中国风俗文化研究三千年[J];民俗研究;1999年02期
10 张汉东;《风俗通义》的民俗学价值[J];民俗研究;2000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明月熙;汉魏汝南应氏家族文学研究[D];贵州大学;2008年
2 王忠英;应劭著述考论[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6916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6916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