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苏洵古文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22 08:47
【摘要】:本文从艺术审美的角度,论析苏洵古文的艺术特征及其成因。全文一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为苏洵的古文观念,主要从以明道为宗、以经世为本、以通变为要、以自然为尚四个方面分析苏洵的古文创作主张,结合实际作品探讨苏洵的古文价值观,也为后文的研究做好铺垫。第二章为苏洵古文的文气,主要分析了苏洵的养气过程和其文气表现的不同风貌,从正气、奇气和逸气三个方面探究苏洵作品的文气构成。第三、四章为苏洵古文的技法,主要从立意、谋篇、布局、用笔、声调、修辞六个具体方面来研究苏洵古文在技法上的运用。其中立意分为正、高、远、奇四个方面,谋篇分为回环往复、双峰并峙、逐段排列、一气呵成四种类型;布局分为起、承、转、合四种程式;用笔分为照应、虚实、抑扬、开合四种技巧;声调分为平仄和节奏两个部分;修辞分为比喻、用典、排比、对偶四种主要形式,六个方面共同显示了苏洵古文在技法运用上的特色。第五章为苏洵古文的风格,在前面研究的基础上从纵横驰骤、奇崛幽峭、简切通脱三个方面综合探讨苏洵古文风格的不同特征。第六章为苏洵古文的接受,从两宋、元明和清代三大块分析苏洵古文的传播及其对后世的影响,梳理了不同时代文人学者对苏洵古文的接受与评价,也为全文的研究做一个佐证和总结。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I206.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古屿鑫;;苏洵的策论文风之刍议[J];儒道研究;2017年00期

2 周宇璇;;近十年苏洵研究综述[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8年06期

3 叶毓山;;《苏洵》[J];美术;2016年04期

4 叶之秋;;苏洵:文名遍天下,壮心醉中求[J];金秋;2016年02期

5 风信子;;苏洵焚稿,奋发有为[J];初中生学习(低);2016年04期

6 何婵娟;周霞辉;;苏洵文章创作分期论[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7 刘尚荣;;关于苏洵佚诗系年的补正[J];文学遗产;1983年03期

8 曾枣庄;苏洵诗文系年[J];四川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年03期

9 新开铺;;苏洵不得志[J];中学生百科;2009年27期

10 潘殊闲;;欧阳修举荐苏洵的历史背景及其影响[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崔际银;;持布衣操守 作豪纵文章——苏洵为人为文特征论略[A];东方丛刊(2002年第3辑 总第四十一辑)[C];2002年

2 刘尚荣;;苏小妹之谜[A];第23届中国苏轼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9年

3 王人瑞;;从谱牒所载民俗证明汉族南迁史实[A];闽台谱牒民俗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赵捷;赵英丽;;论三苏父子兄弟间的和谐亲情[A];历史文献研究(总第30辑)[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本报记者 易可可;问道蟆颐:苏洵求子[N];眉山日报;2010年

2 演讲人 曾枣庄;“时名谁可嗣 父子尽贤良”[N];光明日报;2010年

3 记者 张文敬;苏洵委员:传承红色基因 永葆生命密码[N];人民政协报;2019年

4 俞晓群;晚读与晚记[N];辽宁日报;2019年

5 出版人 王丹誉;大器晚成 终必远至[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6年

6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汪润;谱牒研究出现“文化转向”[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

7 杜光辉 郑建坤;静而能见微知著[N];解放军报;2018年

8 薛世君;形象是门必修课[N];河南日报;2012年

9 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人民法院 刘建国;法官亦需超然“心术”[N];人民法院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毛德胜;苏洵古文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韩枫;苏洵的散文理论及其创作[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2 李团结;苏洵政论文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3 梁俊娜;苏洵的散文理论、创作及其对苏轼的影响[D];山西大学;2007年

4 韩鼎基;苏洵社会控制思想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5年

5 刘森;苏轼与王安石政治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7254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7254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652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