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萧颖士文学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24 13:58
【摘要】:萧颖士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先驱,以文名卓著于当时,并以广授门徒、推引后进为己任,为韩、柳古文运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将从萧颖士生平、性格、经学思想、文学思想、散文创作和文学思想传播活动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尊儒宗经,匡时救弊是萧颖士的政治理想,也是贯穿其一生最核心的指导思想,而政治腐朽和萧颖士刚直不阿的性格,使他无法得到施展才能的机会,所谓“前后五授官,旋即驳落”。也正是因为如此,萧颖士开始著书立言,希望通过文学改良力挽政治狂澜,在《赠韦司业书》中他明确指出:“以名教为己任,著一家之言,垂沮劝之益。” 宗经、尊儒、风雅、摈除六朝形式之文是萧颖士提倡散文复古革新的重要理论。玄宗天宝年间,萧颖士与李华、独孤及、元结、梁肃等突破前人,大胆提倡复古宗经的文学观,提出文以明道、宗经风雅、有益教化、质朴简洁的一系列文学主张,掀起了一阵改革骈文、创作散文的浪潮,时谓“文章中兴”。这些天宝文儒上承陈子昂、张说,下开韩愈、柳宗元,是衔接与贯穿唐代散文革新的重要纽带。 萧颖士以大量的创作推动了唐古文发展,其散文是对理论的具体实践。散文内容广阔:指斥现实,讽劝规戒;论兵献策,解决战乱危机;表达仕途失意的愤懑和对高洁人格的追求。艺术成就表现为:风格上,切中事实,宏迈豪健;表现手法的运用上,比兴寄托,感情真挚;语言上,质朴简洁,不拘形式。 本文最为重要的创新之处在于对萧颖士文学思想传播活动进行横向研究,集中表现在:团结同道、提携后辈和广授门徒这三方面。萧颖士提倡散文复古,并且积极地与同道探讨切磋,通过推引后进、广泛授学,使文坛在玄宗到德宗年间涌现出了一批古文倡导者和优秀作品,填补了散文复古的空白。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I206.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翔;张倩;;论胡祗恲《紫山大全集》的文学性[J];文教资料;2011年25期

2 孔庆蓉;;傅玄的文学思想[J];前沿;2011年12期

3 赵燕平;何培忠;崔玉军;;当代斯洛伐克的中国研究[J];国外社会科学;2011年04期

4 温成荣;;中唐诗风的转变及其对宋诗的影响[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5 王娜艳;;何良俊著述版本传播及其文学思想考论[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6 李新;;陈子龙与西陵十子考[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1年04期

7 陈育宁;;论胡应麟与王世贞之交谊[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05期

8 薛梅;;汤显祖与唐顺之[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9 车洁;;个性化的人道主义——有岛武郎文学思想精髓所在[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10 陈众议;;逆水行舟:大江健三郎文学思想蠡测[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建新;;蒋士铨文学思想散论[A];蒋士铨研究论文集[C];1985年

2 吴长庚;;蒋士铨文学思想初探[A];蒋士铨研究论文集[C];1985年

3 郝兆矩;;浅论刘基的文学思想与诗文[A];明史研究第6辑[C];1999年

4 李景华;;魏源的文学思想和文学成就[A];先秦两汉文学论集[C];2004年

5 李平;;论《周易》对中国古代文学思想的影响[A];安徽文学论文集(第2集)[C];2004年

6 刘刚;;孔子的文学思想与中国古代文学[A];儒学与二十一世纪文化建设:首善文化的价值阐释与世界传播[C];2007年

7 季甄馥;;瞿秋白《俄国文学史》的时代意义及其文学史观[A];瞿秋白研究文丛(第一辑)[C];2007年

8 童庆炳;;政治化—审美化—学科化——建国50年来文艺思想变迁的简要描述[A];“新中国文学理论五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9 张清民;;试论《讲话》中政治批评的合理性与局限性[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四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2002年

10 毕光明;;社会主义伦理与“十七年”文学生态[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06卷[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桂玲;专家研讨陈思和文学思想[N];文艺报;2010年

2 李燃青;清代浙东学派的文学思想[N];光明日报;2005年

3 龙敏君;对话与交往[N];文艺报;2009年

4 章培恒 骆玉明;人性、美感及文学的发展[N];文学报;2000年

5 杜浩;贵族式生活培养不出作家[N];江西日报;2011年

6 张晶 董希平;赋传统以新的光彩[N];光明日报;2004年

7 代迅;一部具有鲜明特色的百年文学思想史[N];中华读书报;2001年

8 周冰心;读《边缘与暧昧》[N];文艺报;2002年

9 田玉琪;诗性与文学精神的张扬[N];光明日报;2004年

10 魏天真;作为起点和遗产的文论传统[N];中华读书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包秀艳;庾信文学思想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2 白静;焦z阉枷胙芯縖D];北京大学;2011年

3 常为群;西晋诗歌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4 高娟;周作人文学思想略论[D];山东大学;2005年

5 张卫宏;萧颖士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6 魏宏远;王世贞晚年文学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7 杨钊;杨慎研究——以文学为中心[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8 韩宏韬;《毛诗正义》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9 谭少茹;纳博科夫文学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李联;魏禧文学思想考论[D];辽宁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燕;王安石文学思想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2 王赤峰;陈襄诗歌及其文学思想[D];河北大学;2009年

3 张晓纳;姚永朴文学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李雪;萧颖士文学思想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5 刘爱莲;陶渊明文学思想与东晋文坛[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6 李文;论吉狄马加的文学思想[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7 孙红梅;颜之推文学思想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8 付佩佩;梁实秋早期文学思想初探[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康卫国;扬雄的文学思想[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10 周昆;岛崎藤村文学中的自我[D];黑龙江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7279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7279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283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