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启蒙主义”:前提、方法与问题
本文关键词:“新启蒙主义”:前提、方法与问题,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启蒙在今天非但没有过时,而且是当务之急,“新启蒙主义”的提出系基于历史的、理论的与现实的深层需求。作为一种新的启蒙方法和途径,新启蒙主义以作为审美问题的“人性启蒙”为探讨的核心命题。它应该包括人性解放—人性上升—人格完成,这样的一个“三部曲”联贯合成起来才能够真正走上启蒙之途,从而通往人性的自由。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中文系
【关键词】: 新启蒙主义 审美问题 人性启蒙 自由意志
【分类号】:I0
【正文快照】: 一、前提与根据:时代呼唤“新启蒙主义” 经常有朋友见面寒暄时的第一句话就是问我:“你还在搞‘启蒙’吗?”“你的‘启蒙’还没搞完么?”这样的“关心”听多了,不能不引起心中隐隐的不安。显然,在有些人看来,启蒙问题即使“没有过时”,也至少不是一个新鲜话题,而且是应该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中杰;;新编《声律启蒙》[J];杂文选刊(中旬版);2008年12期
2 苏光文;;鲁迅与辛亥革命[J];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3 雷国宏;;无法弥合的裂隙——《呼兰河传》的文本症候[J];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4 班高杰;;传统人性论与启蒙德育[J];伦理学研究;2011年04期
5 刘秀丽;;从改良者到革命者——《安徽俗话报》与陈独秀革命思想的成型[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6 施伦克;;艺术:作为一种思想方式[J];文史知识;2011年07期
7 李朦;;浅论幼儿钢琴启蒙教育的创新理念[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1年08期
8 苏文清;;论董宏猷创作中的民间文化形态[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9 戚梅;;儿童钢琴启蒙教育初探[J];山东女子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10 徐敬亚;;一座城市深处的忧郁——读燕赵齐霁诗集《凡响·启蒙诗篇》[J];诗林;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武翠香;;科学启蒙 重在探究[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理科专辑)[C];2006年
2 陈剑澜;;康德的启蒙之问[A];全国第三届生态美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3 马寅卯;;进步的陷阱——俄国思想家对启蒙理念的批评[A];中西视野下的实践哲学与文化哲学全国外国哲学学术研讨会交流材料[C];2004年
4 杨彬;;邓小平理论对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启蒙[A];最珍贵的精神财富——黑龙江省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理论研讨会文集[C];2004年
5 李学智;;《清文启蒙·清文助语虚字篇》补缀札记[A];满学研究(第一辑)[C];1992年
6 韩水法;;启蒙:开放的或封闭的(提纲)[A];“理性、信仰与宗教”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沈华;;启蒙恩师朱启祥[A];儒将风范[C];1995年
8 龙剑宇;;韶山乡土文化对早年毛泽东诗词艺术的启蒙[A];毛泽东诗词研究丛刊(第一辑)[C];2000年
9 张庆维;;难忘的启蒙与教诲——记吴中伟院士感人二、三事[A];中国混凝土科学一代宗师——吴中伟院士纪念文集[C];2004年
10 刘复生;;历史幽灵的复现:从革命历史小说到新革命历史小说[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06卷[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山林;创意产业:启蒙与行动[N];中国文化报;2005年
2 许锋;以什么方式启蒙[N];辽宁日报;2003年
3 张振明;重问启蒙[N];中华读书报;2001年
4 ;一次温暖的关于死亡的启蒙[N];中华读书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金柯庄玉兴;3岁启蒙嫌太迟[N];解放日报;2003年
6 冯臻;神话的启蒙[N];中国图书商报;2003年
7 韩耀辉;天使的启蒙[N];经理日报;2004年
8 张宝明 张光芒 刘士林 贺仲明;启蒙与启蒙的现代化[N];社会科学报;2004年
9 秋叶;“国际启蒙大会”给予我的启蒙[N];中华读书报;2003年
10 ;回忆我的几位启蒙师[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詹志和;佛陀与维纳斯之约——近代佛学与近代美学关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赵黎波;新时期文学批评的启蒙话语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3 姜异新;艰难的现代化历程[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陈刚;北碚文化圈与1940年代文学[D];吉林大学;2005年
5 吴小鸥;清末民初教科书的启蒙诉求[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6 朱凌;赵树理阐释史[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7 林双泉;传承、颠覆与超越[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8 黎保荣;暴力与启蒙[D];暨南大学;2009年
9 杜波;五四文学期刊的现代性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毛丹武;现代性中的阶级和民族[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斌;嬗变与转型——晚清启蒙运动与报刊现代化互动关系透视[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2 袁甜;《甲寅》杂志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3 尹静;启蒙与抗争[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4 唐善林;启蒙·革命·审美[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5 沈广斌;李贽:一个特异的文化诗学存在[D];曲阜师范大学;2005年
6 谢辉;流浪、人性、生命意志、启蒙四重奏[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7 张引;从循环命运中走出——论鲁迅的启蒙之路[D];吉林大学;2004年
8 陈华丽;卢梭与鲁迅的启蒙功用之比较[D];湘潭大学;2004年
9 赵新雅;探究现代性“美育”思想的中国化过程[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隆新文;杜亚泉伦理思想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新启蒙主义”:前提、方法与问题,,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61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761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