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新世纪辛亥叙事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26 01:44
【摘要】:新世纪辛亥叙事是从近现代文学中延伸出的文学主题,并一直受到当代作家的青睐,当代作家的辛亥叙事在新世纪——2011年达到历史的新高潮,作家们在主题开掘、叙事特征以及叙事话语等方面作出了重要探索,并为当代文学的历史叙事提供了一种独特的形态。可以说,2011年以辛亥革命为书写对象的作家们的集体的、历史的文学定义过程正是新世纪历史小说多元创作模式的里程碑。 辛亥叙事在现代文学中最早可以追溯到现代文学发生期,对革命的反思成为了这一时期辛亥叙事的基本命题,值得注意的是:辛亥叙事虽然在此开始有所表露,但这些作品并未找到更为全面的贴合辛亥革命文化身份的书写方式。至八十年新历史小说中的辛亥叙事正是第二个较有代表性的作品的集中,但对于历史的解构倾向反倒限制了他们在历史叙事主题上的发挥。新世纪部分作家正是在这种极端的历史书写与滞后的历史叙事状态之间找到了自己的文学命题,也正是在这些文学资源的影响下,逐渐形成了富有新世纪历史叙事特色的叙事形态,进而重新梳理并廓清这条革命脉络,以历史性的眼光审视个人与家国、命运与时代的矛盾、纠结。 辛亥叙事经历了不断开掘的过程,每位作家都对它的文学书写进行了属于自己的文学创造。具体来看,新世纪作家对于辛亥叙事的挖掘和关注可以分为两个个层面:首先是由于这一主题的代际谱系特征。因此在主题思想方面并没有完全摆脱前几代人的模式,他们对革命的认同与抗拒,对人性的洞察与思索,对战争中民众生存状态的困惑和迷惘,支撑了近代文化认同背后所潜藏的近代民族国家构想。再次是作家重新探求历史、民族、家族、个人在历史叙事中的复杂关系,体现在作品中即出现了明显的、革命斗争中日常经验世界的呈现。
【学位授予单位】:渤海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I206.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素平;骆新华;马春芳;;批判地继承辛亥革命文学传统[J];才智;2012年02期

2 王小惠;;鲁迅杂文中的辛亥革命想象[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3 孔刘辉;;历史叙述中的启蒙意识——评方方新作《武昌城》[J];当代文坛;2008年01期

4 谭光辉;;历史小说写作的可能性——评魏继新长篇小说《辛亥风云路》[J];当代文坛;2011年S1期

5 张德明;;隐秘与敞开:历史叙述的两个关键词——以方方《武昌城》为例[J];当代文坛;2012年04期

6 李洁非;向历史要小说[J];当代作家评论;2005年04期

7 张新颖;;埋在时间下面的水滴,飘在水上的灯[J];当代作家评论;2009年02期

8 洪治纲;欧阳光明;;革命与人性的双重质询——论方方的长篇小说《武昌城》[J];当代作家评论;2011年05期

9 梁海;;重现历史烟尘中的人间世相——读方方的长篇小说《武昌城》[J];当代作家评论;2011年05期

10 方方;;你知道武昌城吗?[J];当代作家评论;2011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爱荣;论辛亥革命与中国近代文学的关系[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8044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8044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800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