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与《战国策》女性形象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27 08:33
【摘要】:《左传》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史学经典与文学名著,记录了大量历史人物,其中包括不被重视的女性形象。《战国策》是一部记录战国时期纵横家思想和活动的著作,它在人物刻画方面较《左传》更为细腻深刻,特别是在对《左传》女性形象描写的继承和发展上,有着跨时代的进步,开启了中国古代传统文学人物塑造的典范。 本篇论文共分四章进行论述: 第一章为绪论,简单介绍了本文研究《左传》与《战国策》女性形象的目的和意义,条目清晰且较为全面地概述了前人对此类文学方向的研究现状和成果,并指出前人的些许不足,同时明确本篇论文所要研究的问题和内容,阐述了论文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对《左传》与《战国策》女性形象类型进行比较,查找异同点。其相同点是塑造的女性形象按类型可分为正面和负面,正面又分为远见卓识之女和贤德淑惠之女形象,负面分为玩弄权术之女和不守礼法之女形象。其不同点是持不同宗国观的贵族妇女和关注程度不同的平民妇女。 第三章对《左传》与《战国策》女性形象塑造手法进行比较。其相同点是两部作品在对女性形象的塑造上均采用了行动描写、语言描写和细节描写。其不同点是《左传》主要以累积式的写作手法塑造女性形象,《战国策》则善于将一个女性人物的两种性格或是两个女性人物的两种性格集中于一个章节或是两个章节中进行刻画,采取对比的写作方式,突出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彰显人物特点,塑造典型人物。同时,《战国策》对女性美的刻意夸张和粉饰也是《左传》所没有的。 第四章对《左传》与《战国策》女性形象社会价值进行比较。其相同之处是当时绝大部分女性的社会地位比较低下,但她们追求个性解放和情感自由的思想意识开始有了萌芽。两部著作的作者因受当时普遍存在的社会意识即男尊女卑的影响,在塑造女性人物形象时,更多地采用了女性丑化观的创作手法。其不同点是社会发展阶段不同,女性的社会地位有所差异,她们对待婚姻的态度也有所不同,一个严格执行宗法婚配制,一个推行自由开放观。我们可以看出从《左传》到《战国策》,奴隶时代也是缓慢地向前进步着的。 结语,笔者得出的基本认识为:从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左传》到先秦文学发展的中间环节《战国策》再到被誉为“史家之绝唱”的《史记》,历代文学大家在人物描写特别是在女性人物形象类型、塑造手法和社会价值等艺术历史演变上有着质的飞跃。如果将《左传》看作是女性形象塑造的先河,《战国策》则在整个史传文学发展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作用,对后世文学作品有着积极的推动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延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I206.2
本文编号:2805870
【学位授予单位】:延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I206.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汤太祥;;《左传》中女性形象探析[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2 杨海丹;;《左传》与《史记》中女性形象的比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1期
3 高方;;《左传》女性形象塑造的文化考察[J];北方论丛;2011年02期
4 朱永甜;;《左传》女性形象研究[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2011年01期
5 吴洪生;;《战国策》对后世几种小说的启发与影响[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6 江文贵;《史记》《战国策》人物描写艺术比较[J];滁州师专学报;2000年01期
7 段幼平;张扬个性的真实演绎——《战国策》女性人物探析[J];湘南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8 周淑舫;谈《左传》描写的正面女性形象[J];东疆学刊;1986年02期
9 彭亚萍;;试论《战国策》中的女性形象[J];大众文艺;2011年02期
10 王佩娟;神采各异的历史人物画卷──《战国策》人物塑造上的艺术成就[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1996年02期
本文编号:28058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8058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