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丘东平与中国现代战争文学

发布时间:2020-09-25 15:12
   战争是文学的重要主题之一。战争文学这一概念既包涵狭义的以战争和战争中的人为主体、正面描写战争的战争文学。同时也包括广义的战争背景下发生的一切与战争相关的文学创作。鉴于丘东平的战争文学创作多为战斗中的文学,且其主要成就和贡献也就在此。所以本论文中的战争文学着重取其狭义方面,也即是黄修己在《对“战争文学”的反思》一文中所提出的“直接以战争为主题和题材的,严格意义上的‘战争文学’”。 中国现代战争文学的发展可谓漫长而艰辛,丘东平是绝对不可忽视的一位战士文学家。本文对于丘东平的论述主要从“写什么”和“怎么写”两方面展开,一方面肯定了其对于中国现代战争文学的独特贡献和重要的开创意义;另一方面,我们注意到长期以来现代文学史对于丘东平的评价普遍不高,且都局限于战争文学的构架之中,因而本文通过对丘东平“怎么写”的探讨,发现其作品内在的不同于当时通行的独特的美学追求,为战争文学正名,从而使丘东平在整个现代文学史上的定位更加明确而合理。
【学位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3
【中图分类】:I206.6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丘东平笔下的战争
    第一节 刀枪和笔墨
    第二节 战斗催生的文学
    第三节 对于战争的另类表达
第二章 丘东平创作的艺术建构与审美形态
    第一节 丘东平创作风格的成因
    第二节 别具匠心的艺术建构
    第三节 战争本体的艺术呈现
第三章 丘东平战争文学创作的文学史意义
    第一节 中国现代战争文学的生成和发展
    第二节 丘东平之于中国现代战争文学的独特贡献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陈德琥;沈学习;;花鼓灯抗战灯歌与国族表演场域的建构[J];蚌埠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2 王庆福;生命力:来自旷野的张力─—对七月派文学的一个宏观考察[J];江苏社会科学;1994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谢纳;空间生产与文化表征[D];辽宁大学;2008年

2 李荣秀;走进新时代——试论若干现代作家建国后的心路历程[D];山东大学;2009年

3 刘朋朋;“我”与“我们”:鲁迅个人主义命运考论[D];山东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马福群;真诚的追求——论抗战时期的胡风[D];重庆师范大学;2003年

2 于强;《小说》月刊(1948-1949)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杨华;论胡风派文人在50-70年代的诗歌创作[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267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8267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73a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