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张承志作品中的文化认同与身份确认
发布时间:2020-10-10 22:45
张承志是当代文坛一位重要的作家。1978年,他因发表短篇小说《骑手为什么歌唱母亲》而成名。走上文坛以后,创作了《黑骏马》、《北方的河》、《金牧场》、《心灵史》等小说,较为引人注目。除了小说,他还创作诗歌,并出版了散文集《鞍与笔》、《荒芜英雄路》、《清洁精神》等。张承志的作品有独特的精神气质与文化内涵,尤其是他的小说与散文,多涉及北方游牧民族、回族的历史与生活现实,也书写对祖国的关切,体现出他对草原文化、伊斯兰文化与中华文化的认同,也表现出他对蒙古人、穆斯林、中国人身份的找寻与确认。 本文主要从张承志的小说与散文创作出发,围绕文化认同与身份确认问题,对张承志创作中的多重文化内涵进行细致的考察,解析作家的自我身份定位,探究作家的创作心态与创作追求,系统深入地论述张承志的创作特征,并揭示在现代性影响下张承志的精神焦虑。 本文分为五部分:绪论、正文三章和结语。 绪论部分,简要介绍张承志及其文学创作,对张承志研究现状进行梳理与分析,阐明选题理由,提出本文的研究内容、行文思路及研究方法。 第一章,以文化认同与身份认同理论为支撑,解读张承志的草原小说,结合张承志在内蒙古插队的生活经历与生命体验,探讨张承志的创作所表现出来的对草原文化的认同和对蒙古人身份的确认,揭示其认同草原文化与蒙古人身份的潜在原因,指出草原文化的流失带给他的焦虑感。 第二章,联系张承志的成长经历和精神境遇,分析其有关母族文化的文本表达,考察张承志对伊斯兰文化从懵懂认知到自觉认同的过程,论述伊斯兰文化对张承志产生的影响以及张承志对穆斯林身份的体认与坚守,解析其作品对穆斯林同胞的信仰与生存的矛盾冲突所作出的思考。 第三章,从张承志的海外经历入手,分析张承志在海外的情感体验,探讨张承志作为中华文化的承载者,对中华文化的深刻理解和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进一步说明张承志对现代性冲击下的祖国现实的关切。 结语部分,概括全文,总结张承志作品所体现出的对多元文化的感受和多重身份的体认,揭示张承志创作的丰富内涵与价值意义。
【学位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2
【中图分类】:I206.7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对草原文化的认同与蒙古人身份的确认
第一节 浸透于草原文化的海洋
一、草原文化的性质
二、对草原文化的认同
三、草原情感的延伸
第二节 蒙古人身份的确认
一、认知蒙古族
二、以蒙古人自居
三、蒙古文化之感悟、呈现
四、蒙古精神之探寻
第三节 被侵扰的宁静草原
第二章 对伊斯兰文化的认同与穆斯林身份的坚守
第一节 行走于母族文化中间
一、懵懂的认知
二、母族寻根
三、理解母族文化
第二节 穆斯林身份的坚守
一、穆斯林身份的确证
二、穆斯林情感的流淌
三、穆斯林圣迹的寻访
第三节 现实与信仰的矛盾
第三章 对汉文化的认同与中国人身份的体认
第一节 中华文化下的体认
一、汉文化哺育的养子
二、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与诠释
第二节 对中国人身份的体认
一、对黄河父亲的书写
二、中华儿子的责任
第三节 对民族生存、民族精神的担忧与焦虑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2835687
【学位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2
【中图分类】:I206.7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对草原文化的认同与蒙古人身份的确认
第一节 浸透于草原文化的海洋
一、草原文化的性质
二、对草原文化的认同
三、草原情感的延伸
第二节 蒙古人身份的确认
一、认知蒙古族
二、以蒙古人自居
三、蒙古文化之感悟、呈现
四、蒙古精神之探寻
第三节 被侵扰的宁静草原
第二章 对伊斯兰文化的认同与穆斯林身份的坚守
第一节 行走于母族文化中间
一、懵懂的认知
二、母族寻根
三、理解母族文化
第二节 穆斯林身份的坚守
一、穆斯林身份的确证
二、穆斯林情感的流淌
三、穆斯林圣迹的寻访
第三节 现实与信仰的矛盾
第三章 对汉文化的认同与中国人身份的体认
第一节 中华文化下的体认
一、汉文化哺育的养子
二、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与诠释
第二节 对中国人身份的体认
一、对黄河父亲的书写
二、中华儿子的责任
第三节 对民族生存、民族精神的担忧与焦虑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石世明;文化寻根与精神理想的探索——张承志文化小说分析[J];渝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2 谢卓婷;;“师”、“道”传统与张承志的儒学人格——对张承志文化根性的另一种探析[J];长沙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3 王晓文;高宏存;;身份自觉与大中华民族精神的寻找认同[J];当代文坛;2009年01期
4 贾平凹 ,王尧;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新汉语写作[J];当代作家评论;2002年06期
5 王倩;危机与超越——张承志文化身份认同个案分析[J];甘肃社会科学;2003年01期
6 柳成荫;太阳意象与再生文化─—对张承志小说的文化解析[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2期
7 王敦;;追寻诗意居所:审美文化视阈下的张承志小说[J];广西社会科学;2010年11期
8 旷新年;;一位中国作家的孤独旅程——理解张承志[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9 牟泽雄;;张承志散文中的“文化抗战”思想探析[J];学理论;2009年04期
10 谢卓婷;;论张承志的文化身份焦虑[J];理论与创作;2005年06期
本文编号:28356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8356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