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唐西域记》的史传笔法
发布时间:2020-10-24 10:35
《大唐西域记》不仅记载了有关佛教兴盛和佛教胜迹的历史和传说,而且对西行途经各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情况也作了详细描述,以其珍贵的文献价值闻名于世。虽然传记在搜集资料,对真实负责这方面与历史有关,但它实际上是文学的一个部门,本文认为《大唐西域记》的历史特性是建立在文学特性之上的,因此将《大唐西域记》定义为文学作品。本文探讨《大唐西域记》的写作笔法,如何深受史传传统的影响。本文所论述的史传笔法具有如下特点:所书内容真实宏大,历史意义深刻;秉笔直书,忠于现实的实录精神;褒善贬恶的思想立场;文本表现出的强烈审美意识。 全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了论文选题的意义及缘由,对《大唐西域记》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阐述了本论文的研究视角,即从撰述内容、秉承思想、写作方式入手,论述《大唐西域记》深受我国史传传统的影响。第二部分探讨《大唐西域记》对先秦两汉史传思想精神的继承。从撰述内容看,书中著述涉及国家政治,纪年大事件,社会风土人情,起到了补正史之阙的作用;从精神传承看,《大唐西域记》秉承了先秦、两汉以来史学著述坚持“实录”的精神;从思想意义看,《大唐西域记》继承了先秦史传传统中史鉴意义分明,劝善惩恶的思想精华。第三部分论述《大唐西域记》对先秦两汉史传作品写作方法的借鉴。《大唐西域记》文学语体部分借鉴了《史记》以人物传记为中心的撰写方法,所述人物形象及传说故事深入人心;《大唐西域记》中春秋笔法的使用,也来自史传作品的深刻影响;《大唐西域记》借鉴了《史记》运用历史人物自身语言描摹人物个性的方法;《大唐西域记》借鉴了先秦以来史传散文刻画人物的两种传统手法——对比和烘托。第四部分将《大唐西域记》与《洛阳伽蓝记》比较,两书均深受史传传统的影响,共同点为:现实主义的创作目的;著述严谨,记载详实。第五部分论述《大唐西域记》文本叙事方式折射出的深层审美意识。玄奘及作品中人物体现出的强烈生命意识,形式多样的语言风格,复杂的人物形象体现出了文本深刻的审美思想意识。 本文试图通过探讨《大唐西域记》的史传笔法特点,揭示《大唐西域记》与史传传统的密切关系,为研究史传传统对后世文学的影响提供文本分析的依据。
【学位单位】:新疆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3
【中图分类】:I206.2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论文选题的缘由及意义
1.2 研究概况综述
1.2.1 从史学角度对《大唐西域记》的研究
1.2.2 从文献学角度对《大唐西域记》的研究
1.2.3 从文化学角度对《大唐西域记》的研究
1.2.4 从文学角度对《大唐西域记》的研究
1.3 研究的基本视角
2 《大唐西域记》对先秦两汉史传思想精神的继承
2.1 “补正史之阙”的文本意义
2.1.1 成为为史料来源
2.1.2 提供了有价值的史料线索
2.2 实录思想精神
2.3 “劝善惩恶”的写作思想
3 《大唐西域记》对先秦两汉史传写作方法的借鉴
3.1 纪传体的叙事体例
3.2 春秋笔法的娴熟运用
3.3 叙事语言的艺术性
3.4 个性化的言语展现人物个性
3.5 史传散文刻画人物的两种传统手法的运用——对比与烘托
4 《大唐西域记》与《洛阳伽蓝记》的比较
4.1 现实主义的创作目的
4.2 著述严谨,记载详实
5 《大唐西域记》的审美思想意识
5.1 体现强烈生命意识的人格美
5.2 丰富多彩的语言形式,隽永清新的美学风格
5.3 栩栩如生的性格刻画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2854348
【学位单位】:新疆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3
【中图分类】:I206.2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论文选题的缘由及意义
1.2 研究概况综述
1.2.1 从史学角度对《大唐西域记》的研究
1.2.2 从文献学角度对《大唐西域记》的研究
1.2.3 从文化学角度对《大唐西域记》的研究
1.2.4 从文学角度对《大唐西域记》的研究
1.3 研究的基本视角
2 《大唐西域记》对先秦两汉史传思想精神的继承
2.1 “补正史之阙”的文本意义
2.1.1 成为为史料来源
2.1.2 提供了有价值的史料线索
2.2 实录思想精神
2.3 “劝善惩恶”的写作思想
3 《大唐西域记》对先秦两汉史传写作方法的借鉴
3.1 纪传体的叙事体例
3.2 春秋笔法的娴熟运用
3.3 叙事语言的艺术性
3.4 个性化的言语展现人物个性
3.5 史传散文刻画人物的两种传统手法的运用——对比与烘托
4 《大唐西域记》与《洛阳伽蓝记》的比较
4.1 现实主义的创作目的
4.2 著述严谨,记载详实
5 《大唐西域记》的审美思想意识
5.1 体现强烈生命意识的人格美
5.2 丰富多彩的语言形式,隽永清新的美学风格
5.3 栩栩如生的性格刻画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田时雄;高启安;;京都兴圣寺现存最早的《大唐西域记》抄本[J];敦煌研究;2008年02期
2 夏祖恩;;《大唐西域记》史观评说[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07年01期
3 田峰;;《大唐西域记》中所载西域女国考论[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4 王文征,王洪祥;《大唐西域记》─—报告文学的诞生[J];新疆新闻界;1997年06期
5 苏嘉;;玄奘和《大唐西域记》[J];出版史料;2010年01期
6 林基中;文英;;关于《大唐西域记》和《往五天竺国传》的文学特性[J];韩国学论文集;1994年02期
7 韩玺吾;;史传文学影响下的古代长篇小说[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8 周淼龙;;论报告文学的叙事策略[J];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9 史素昭;;从《史记》到唐初八史史传文学的嬗变[J];广西社会科学;2009年04期
10 张慧佳;;《大唐西域记》中的异域形象及其镜鉴功用[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本文编号:28543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8543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