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新时期文学生活观念流变

发布时间:2020-10-26 12:40
   晚近以来,“日常生活审美化”和“生活美学”逐渐被认识、重视、确认,学界不断地用以上理论同中国当下的文学实践和美学实践相结合,但是回过头来想,虽然这种结合在学理上有存在的必要性,但是就现实而言,未免存在一些穿凿附会。毋宁将之卸下西方独有的理论光环,提出“生活观念”这一概念,回归本土,回归生活的本源。从文学的意义上说,新时期文学也同样具有某种生活因素,即存在一个生活观念的增量变化。“新时期”作为中国文学发展进程中不可忽视的阶段,它不仅拥有独特的社会政治意义与文学历史意义,对于理解当下十分流行的“生活”主题,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与意义。本文尝试在生活的视域下探讨新时期文学的发生和发展轨迹,即探讨新时期文学生活观念流变问题。 本文共分四个部分。引言部分主要对“生活观念”、“新时期”两个概念进行界定与阐释。第二部分为80年代的生活观念,在对80年代文化状况描述的基础之上,通过对文学作品的考察来得出“生活观念浮现”并从“平面走向立体”的发展态势。第三部分对90年代的文学生活中的“物质”、“身体”等具体场域的描述,以此来凸显90年代生活观念的“独立”姿态,同时对90年代后期的文化表现(如“过解放”、“人为物役”)进行描绘。第四部分对新世纪以来的文学状况进行讨论,尤其对网络文学生活和底层生活进行深入挖掘。
【学位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2
【中图分类】:I206.7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生活观念”的兴起及意义
    (二) 生活视域下的“新时期”
一、80 年代的文学生活观念
    (一) 文化环境与理论准备
    (二) 生活观念的兴起
    (三) 生活:“从平面到立体”
二、90 年代的文学生活观念
    (一) 文化环境与理论准备
    (二) 身体欲望:“解放”与“过解放”
    (三) 物质欲望:从生存到“人为物役”
    (四) 生活空间及主体的“转换”
三、新世纪文学的生活观念
    (一) 底层文学:且“生”且“活”
    (二) 网络文学生活:感兴之魅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王学谦,张福贵;论20世纪90年代中国文学[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2 欧阳友权;罗鹏程;;博客文学的结构体式与创生形态[J];社会科学战线;2010年08期

3 杨剑龙;论新时期文化思潮与文学创作[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本文编号:28570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8570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146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