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维文学批评的接受史研究
【学位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1
【中图分类】:I206.09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王国维文学批评研究的政治视角
第一节 王国维文学批评的批判语境
一、《人间词话》的"经典化"之路
二、对俞平伯等学术权威的批判
第二节 二元对立派的论争
一、研究派别
二、研究论争
第三节 创造性转换派的成就
一、李泽厚对"境界"的创造性转化
二、创造性转化的启示和问题
第二章 生命诗学对王国维的文学批评的整合
第一节 叶嘉莹"兴发感动"理论的适用性与局限性
一、李长之的研究对叶嘉莹的影响
二、港台词坛的问题之争与"兴发感动"理论对"境界"的体系化
三、"兴发感动"视野中的《红楼梦评论》:如何应对西方理论
四、"兴发感动"理论的实质及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忧生诗学"的研究理路及反思
一、"忧生诗学"产生的背景
二、"忧生诗学"的研究成绩
三、"忧生诗学"的研究缺陷
第三章 王国维文学批评的影响研究
第一节 叔本华哲学对王国维文学批评的影响研究
一、影响研究方法的运用
二、影响研究的贡献及不足
第二节 王国维的文学批评对叔本华哲学的变异研究
—、解释学观念的引入与改造
二、王国维的文学批评对叔本华哲学的变形
三、对王国维"前理解"的忽视
第四章 王国维文学批评的"内在转化"研究
第一节 儒家诗学的内在转化
一、儒家诗学资源的凸显
二、被压抑的儒家诗学
三、对"知人论世"说的内在转化
第二节 中国式佛学的阐释空间
一、中国式佛学视角的发展历史
二、王国维文学批评的佛学视角限度
第三节 道家思想的内在转化研究
一、道家思想内在转化研究的萌生
二、研究未果的原因
第五章 王国维文学批评的整体性研究
第一节 《人间词话》:由"说什么"到"如何说"的研究转向
一、《人间词话》通行本与手稿原本、重订本的比较而凸显的"体系"
二、《人间词话》形成依据的深层探讨
第二节 作为"文化文本"的《红楼梦评论》
一、切换到文化视角
二、叔本华哲学在《红楼梦评论》中的位置
第三节《宋元戏曲史》研究的世纪历程
一、《宋元戏曲史》的研究阶段
二、"戏剧一、"戏曲"等概念的论争史
三、学术范式的探究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袁晓薇;;别让“接受”成为一个“筐”——谈古代文学接受史研究的变异和突围[J];学术界;2010年11期
2 查金萍;;对“接受史研究”应在宽容中接受——与袁晓薇博士商榷[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3 文浩;;接受美学和中国化的文学接受史范式[J];湘南学院学报;2018年06期
4 洪子诚;;新诗接受史研究的力作[J];江汉论坛;2018年10期
5 谭桂林;;接受史作为文学经典的形成史[J];江汉论坛;2018年10期
6 杜华平;;杜诗词语接受史——以苏轼为中心的例说[J];杜甫研究学刊;2016年04期
7 秋叶;;《才女的累赘:词人李清照及其接受史》[J];国际汉学;2017年01期
8 宫白云;;接受史[J];诗潮;2017年05期
9 董牧孜;;王小波二十年接受史[J];齐鲁周刊;2017年15期
10 宫白云;;接受史[J];延安文学;2014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维;王国维文学批评的接受史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罗春兰;鲍照诗接受史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3 陈伟文;清代前中期黄庭坚诗接受史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7年
4 黄文前;自由意志——叔本华哲学思想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5 曾峥;叔本华和尼采论艺术与人生[D];武汉大学;2013年
6 杨再喜;唐宋柳宗元文学接受史[D];苏州大学;2007年
7 李丽;《人间词话》辨[D];暨南大学;2003年
8 刘凌;王国维《人间词话》“境界”理论的文化阐释[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9 徐凤秋;当代中国(1949-2010)外国文论接受史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7年
10 王津;唐前曹植接受史[D];山东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宇驰;《莎菲女士的日记》接受史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9年
2 覃雪娟;杨炯骈文接受史及其经典作品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9年
3 陈旭献;接受史视野中的朱敦儒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7年
4 马晓慧;中国古代潘岳接受史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5年
5 叶刚;《新序》接受史研究[D];河南大学;2006年
6 余丹;《琵琶记》接受史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2年
7 王玉蓉;唐宋时期刘长卿诗歌传播接受史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8 罗艳秋;明前《木兰诗》接受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杜凤侠;六朝阮籍《咏怀》诗接受史[D];清华大学;2006年
10 纪妙华;《猫城记》的接受史研究[D];西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8567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8567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