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说苑》生死考验主题故事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10 15:06
  《说苑》是西汉刘向根据中秘书和民间流传的资料,整理、汇编而成的,具有“采百家传记”的特点。正因为它取材广泛,且很多材料都来源于前人之作,无论是从文献、思想性、语言学、文学性,还是和互现材料的比对,研究者总能获取灵感,取得一些成绩。但是,对颇具故事性的《说苑》进行一类主题性故事的研究尚显不足,本文在各类主题篇章中,选取具有生死考验这一主题的篇章进行研究,试图向大家展示一类坚守忠、孝、节、义而不惜经受生死考验的士人群像,分析塑造人物和谋篇布局的方法,以及探讨生死考验主题故事所展现出的思想内涵。在大量总结和充分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中国文学发展和作品的实际出发,首先,根据主人公在不同的生死考验下采取的方式对故事进行划分;其次,通过对话、动作和神态、矛盾冲突,以及互现法的应用,对如何塑造人物形象进行分析,除此之外,对人物塑造的缺失也进行思考,以此,对人物形象塑造做到全面的认识;再次,对生死考验主题故事的叙事特征进行分析,对故事的叙事方法做到充分的认识;最后,从儒家忠孝观的演变、“为帝王师”情结的遗留、对生命的尊重,这三个方面对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作全面和深入的论述。本文欲通过这四方面的研... 

【文章来源】:渤海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说苑》生死考验主题分类
    第一节 不辞其诛,面陈主过
    第二节 忠孝之间,以死作终
    第三节 忠义原则,誓死坚守
    第四节 承担使命,全力以赴
第二章 《说苑》生死考验主题故事中人物形象的刻画
    第一节 对话描写,塑造人物
    第二节 动作神态,展现人物
    第三节 矛盾冲突,营造人物
    第四节 互见运用,丰满人物
    第五节 直录原则,心理缺失
    第六节 性格概念,形象单一
第三章 《说苑》生死考验主题故事的叙事特征
    第一节 有因有果,叙事完整
    第二节 简洁明了,“重复”叙事
    第三节 “第三人称”,全知叙事
    第四节 直书其事,叙议结合
第四章 《说苑》生死考验主题故事反映出的价值观念
    第一节 儒家忠孝,历史演变
    第二节 和谐君臣,帝师情结
    第三节 宦海沉浮,尊重生命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刘向《说苑》艺术技巧探微[J]. 柳莹.  鸡西大学学报. 2011(06)
[2]《新序》与《说苑》的用“材”方式初探[J]. 王启敏.  巢湖学院学报. 2010(02)
[3]刘向《说苑》版本源流考[J]. 徐建委.  文献. 2008(02)
[4]《新序》《说苑》文献研究综述[J]. 姚娟.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2)
[5]《诗经》与先秦两汉劝谏文化[J]. 赵长征.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1)
[6]《新序》、《说苑》与《韩诗外传》同题异旨故事比较[J]. 杨波.  兰州学刊. 2007(12)
[7]论《说苑》、《新序》同题材料的运用[J]. 杨波.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07(04)
[8]刘向《新序》《说苑》《列女传》的小说特征[J]. 贾冬月.  绥化学院学报. 2006(06)
[9]“移孝作忠”——《孝经》思想的继承、发展及影响[J]. 张晓松.  孔子研究. 2006(06)
[10]儒学“忠孝节义”正义[J]. 周桂钿.  重庆社会科学. 2005(05)

博士论文
[1]《新序》《说苑》文献研究[D]. 姚娟.华中师范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刘向《说苑》研究[D]. 张斌妮.陕西师范大学 2011
[2]先秦言谏文学研究[D]. 郭会鸟.苏州大学 2010
[3]先秦儒家忠孝观念变迁研究[D]. 周玉生.郑州大学 2010
[4]《说苑》的成书及其文学价值[D]. 谢祥娟.曲阜师范大学 2009
[5]春秋战国时期的谏诤制度[D]. 赵启迪.吉林大学 2008
[6]论《说苑》的文献价值[D]. 张冰.山东师范大学 2006
[7]刘向及其文学成就[D]. 李小平.北京语言大学 2004
[8]《说苑》研究[D]. 梅军.武汉大学 2004
[9]《说苑》及其相关文献异文的比较研究[D]. 杨荘.四川大学 2004



本文编号:29089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9089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bee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