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试论敦煌变文的文学性

发布时间:2020-12-11 12:41
  二十世纪之初,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发现为数不少的唐人手抄“变文”,这些珍贵的资料一经发现就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瞩目。就《敦煌变文集》辑录的变文作品来看,它主要来源于佛经故事,题材与内容都是讲神魔之争和世俗社会的诸多方面,基本特征是神变、斗法,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光怪陆离、人神混合的艺术世界。敦煌变文的发现,填补了中国文学发展史的一段空缺,作为唐代民间文学创作的一种新文体,它可以演述完整的故事,塑造人物形象。从它本身来说,代表着中国说唱文学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成为后世各种说唱文学的源流,特别是对后世的叙事文学影响深远,因此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本文对变文的文学性进行系统的考察,拟从以下几个层面对此问题加以论述:第一部分主要是分析变文题材内容的通俗化。第二部分就思想倾向方面的拓展,特别是世俗化问题进行分析。第三部分研究变文中的人物形象塑造。第四部分分析变文的叙事艺术。 

【文章来源】:东北师范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3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一、变文题材内容的通俗化
    (一) 宗教故事题材
    (二) 历史世俗题材
二、变文思想倾向的世俗化
    (一) 出世修行思想
    (二) 业报轮回、因果报应思想
    (三) 揭露控诉思想
三、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塑造
    (一) 主要的人物类型
        1. 英雄人物塑造
        2. 传奇性的人物塑造
        3. 悲惨的女性形象塑造
    (二) 人物塑造的方法
        1. 正邪对立的人物关系
        2. 典型人物的塑造
        3. 多样化的人物描写方法
四、独具特色的叙事手法
    (一) 韵散结合的形式演绎佛经故事
    (二) 故事情节设置的戏剧化
    (三) 讲唱交替、文图结合
    (四) 夸张与想象艺术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敦煌变文中丑妇形象成因初探[J]. 马高强.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05)
[2]变文与唐朝通俗叙事文学[J]. 李红梅.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01)
[3]变文研究的成就与不足[J]. 富世平.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2)
[4]试析变文对白话小说的影响[J]. 李紫薇.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03)
[5]敦煌演史类变文的美学特征及其小说史意义[J]. 纪德君.  江海学刊. 2001(06)
[6]变文的讲唱艺术—转变考略[J]. 曲金良.  敦煌学辑刊. 1989(02)
[7]《李陵变文》初探[J]. 俞陶来.  敦煌研究. 1988(04)
[8]敦煌发见的《董永变文》浅探[J]. 张乘健.  文学遗产. 1988(03)
[9]唐代变文及其它(下)[J]. 周绍良.  文史知识. 1986 (01)
[10]唐代变文及其它(上)[J]. 周绍良.  文史知识. 1985 (12)

硕士论文
[1]唐代变文对明清神魔小说的影响[D]. 韩洪波.河南大学 2010
[2]敦煌讲史变文叙事艺术再探[D]. 闫春娟.中国海洋大学 2008



本文编号:29105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9105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016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