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及物性系统视阈下宋词《醉花阴》及其译本对比分析

发布时间:2020-12-31 06:47
  宋词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瑰宝,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与文学价值。从系统功能语言学角度出发,在韩礼德的及物性理论指导下,对宋词《醉花阴》及其译文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许渊冲译本(许译)与原词在及物性过程类型分布上较为接近,徐忠杰译本(徐译)则与原词存在较大偏差;许译在个别小句上,对原词过程类型进行调整,使得译文质量有所提升,徐译则对原词的过程类型进行大量的增补和调整,使得译文的意义与意境更为饱满。总体上说,许译大体上实现了与原词形式、功能和音韵上的对等,徐译则对原词文化、意境方面的把握更佳。 

【文章来源】:宿州学院学报. 2020年06期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1 问题的提出
2 及物性系统简介
3《醉花阴》及其译文的及物性分布特征
4《醉花阴》及其译文的及物性对等分析
    4.1 第一部分(第1~2句)分析
    4.2 第二部分(第3~5句)分析
    4.3 第三部分(第6~7句)分析
    4.4 第四部分(第8~10句)分析
5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及物性视角下孟浩然诗歌的生态话语分析——以《夜归鹿门歌》及其英译为例[J]. 刘晨.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9(05)
[2]李清照《醉花阴》5种英译文翻译策略体系描写与分析[J]. 刘锦晖.  外语教育研究. 2019(02)
[3]及物性系统下虎鲸身份建构的生态话语分析[J]. 袁开开.  宿州学院学报. 2019(03)
[4]从李清照《醉花阴》不同英译本看风格再现[J]. 杨瑾.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06)
[5]图形-背景理论视阀下《醉花阴》的认知翻译研究[J]. 赵振华.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1)
[6]李清照《醉花阴》词的含蓄美在英译中的传达[J]. 闫朝晖.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2(01)



本文编号:29491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9491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7c4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