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苏雪林早期文学批评论

发布时间:2021-03-28 08:33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前,大陆人对于苏雪林这个名字是陌生的,在大陆教材中她几乎处于消失的状态。随着八十年代的改革开放,加上1998年定居台湾的苏雪林荣归安徽故里及1999年苏雪林的逝世,从九十年代末起,苏雪林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学界掀起了对其研究的热潮。作为一位在二十年代即发表作品的作家,她的自传体小说《棘心》和散文《绿天》名噪一时;作为一名热心于学术研究的学者,苏雪林在屈赋、唐诗研究上卓有成就;作为一位学贯中西的教授,她的人生经历为人所探究。众多的身份让人们不同侧面地解读苏雪林,但是她还有一个重要又总被忘却的身份,那就是批评家。在三十年代初就开始进行文学批评写作的苏雪林,不仅是当时为数不多批评家中的代表,而且在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上发挥了先锋作用,有着不可忽视的开拓之功。苏雪林的文学批评活动大致可分为两个时期,一个是抗日战争爆发前,主要集中在1931年到1936年任教于武汉大学期间,一个是1949年离开大陆后,定居于台湾的时候。后期的文学批评集中在“反鲁”,带上了鲜明的政治色彩,本质上已经脱离文学批评而倾向政治批评,因而早期的文学批评更具有文学性和研究性。研究苏雪林早期文学批评,一方面有利...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苏雪林早期文学批评的概况
    第二节 苏雪林早期文学批评的研究现状
第一章 苏雪林早期的文学批评思想
    第一节 苏雪林早期文学批评的思想渊源
    第二节 苏雪林早期文学批评的基本观念
第二章 苏雪林早期文学批评的特征
    第一节 对批评作家的宽容
    第二节 对批评作品中思想内容、艺术形式的双重重视
    第三节 分类、比较、引证批评方法的兼用
第三章 苏雪林早期文学批评的意义
    第一节 作家论批评形式的丰富
    第二节 身份批评的彰显
    第三节 文学史书写的开拓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简析苏雪林文艺批评的女性色彩[J]. 方秀娜.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6)
[2]论苏雪林新文学批评的特点[J]. 刘旭东.  求索. 2013(08)
[3]论苏雪林的批评个性[J]. 丁增武.  长江学术. 2013(02)
[4]苏雪林与中国新文学学科的创建[J]. 丁增武.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1)
[5]论苏雪林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思想[J]. 刘旭东.  江西社会科学. 2012(07)
[6]论古代批评文体的嬗变规律[J]. 李小兰.  江汉论坛. 2011(06)
[7]新文学、国族构建与性别差异——苏雪林《二三十年代作家与作品》研究[J]. 倪湛舸.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11(06)
[8]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略说[J]. 王富仁.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3)
[9]苏雪林文学批评的史识与文心[J]. 周海波.  长江学术. 2011(02)
[10]在母亲的花园里继承什么——从苏雪林看现代知识女性的人生困境[J]. 郭晓霞.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1)

博士论文
[1]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诗化批评[D]. 季臻.山东师范大学 2008
[2]论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古典主义思潮[D]. 管雪莲.厦门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论苏雪林作家批评的多重色彩[D]. 方秀娜.牡丹江师范学院 2012
[2]苏雪林的文学思想研究[D]. 阮小慧.漳州师范学院 2012
[3]论苏雪林的新文学批评[D]. 丁雪.曲阜师范大学 2012
[4]论苏雪林的文学创作及研究[D]. 许梓祎.西北师范大学 2011
[5]苏雪林新文学批评心理研究[D]. 蔡建伟.华中师范大学 2011
[6]孤寂的天使 苍白的救赎[D]. 刘明星.湖南师范大学 2010
[7]论苏雪林作品中的女性情结[D]. 解晨.天津师范大学 2010
[8]为了不被忘却[D]. 蒋炜玮.山东大学 2007
[9]探寻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建设的初程[D]. 段筱婕.新疆大学 2006
[10]20世纪30年代“作家论”批评热现象剖析[D]. 郭娅妮.重庆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1052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31052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a94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