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赠序文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15 04:23
韩愈的赠序文和他的其他文体一同构成了唐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也是唐宋转型背景下文体转型的一个重要的环节。本文以韩愈赠序文为研究对象,追源溯流以阐述其源流正变,分类举证以表现其总体风貌,选取个案以凸显其具体特质,试图通过这一文体的专门研究,为推进韩学的发展做出自己的努力。具体而言,本文共四章:第一章论述赠序文的渊源及唐代赠序的四个发展阶段;第二章阐述韩愈赠序文的体制特点在于奇偶交错、诗序同体、叙议结合、体简辞足、反正跌宕;第三章探讨韩愈赠序文赠与对象的客体分类即官僚、文士、禅僧、道士,以及各种类型所呈现的不同风貌;第四章是韩愈赠序文的个案研究,选取《送李愿归盘谷序》、《送孟东野序》、《送董邵南序》这三篇赠序名作,试图通过专题的探讨而以点带面,使得研究进一步深入。研究方法则以追源溯流、分类举证与选定篇目相结合,从而在文章体式和精神内涵上揭示韩愈赠序文的个性特点及其在中国散文发展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文章来源】:浙江大学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一 选题缘起
二 研究现状
1. 综合研究
2. 单篇研究
3. 相关思考
三 研究内容
1. 基于文体学背景的韩愈赠序文渊源
2. 韩愈赠序的文体特征
3. 韩愈赠序的类别划分
4. 韩愈赠序的承传接受
四 研究方法
1. 追源溯流以阐述韩愈赠序文的源流正变
2. 分类举证以表现韩愈赠序文的总体风貌
3. 选定篇目以突出韩愈赠序文的具体特质
第一章 韩愈赠序文的渊源与文体学背景
第一节 序体文的分类
一、书序
二、宴序
三、赠序
第二节 赠序的渊源
一、赠序的起源
二、唐代赠序的发展阶段
第二章 韩愈赠序的文体特征
第一节 奇偶交错
第二节 诗序同体
第三节 叙议结合
第四节 体简辞足
第五节 反正跌宕
第三章 韩愈赠序的类别划分
第一节 官僚
一、送官员升迁
二、送官员致仕
第二节 文士
一、送文士赴举
二、送文士及第
三、送文士落第
第三节 禅僧
第四节 道士
第四章 韩愈赠序个案研究
第一节 《送李愿归盘谷序》
第二节 《送孟东野序》
第三节 《送董邵南序》
结束语
主要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韩愈抒情观之重估——以《送高闲上人序》为中心[J]. 杨伯.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4)
[2]古代散文的批评方法与途径——以韩愈《送董邵南序》为核心[J]. 闵泽平. 浙江社会科学. 2008(08)
[3]文本批评与文化批评——对韩愈《送董邵南序》解读模式的分析[J]. 闵泽平.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3)
[4]试论韩愈赠序散文思想内容的丰富性和复杂性[J]. 林琳.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3(10)
[5]韩愈《送高闲上人序》注析[J]. 甘中流. 书法世界. 2003(08)
[6]穷情尽变 冠绝前后——论韩愈赠序文的创新精神[J]. 陈兰村.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 2002(01)
[7]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石本考[J]. 刘真伦. 天中学刊. 2001(04)
[8]韩愈创作心态管窥——从《送高闲上人序》谈起[J]. 卢燕平.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05)
[9]论韩昌黎之赠序[J]. 胡守仁.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 1995(02)
[10]微情妙旨寄于笔墨之外——韩愈赠序文艺术管窥[J]. 洪本健. 广西社会科学. 1992(01)
硕士论文
[1]唐代赠序文研究[D]. 蒋金芳.辽宁师范大学 2007
[2]浅论韩愈赠序文的思想内涵与艺术特点[D]. 王洪峰.东北师范大学 2006
[3]序体研究[D]. 薛峰.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3
[4]唐代赠序文研究[D]. 张静.郑州大学 2001
本文编号:3186942
【文章来源】:浙江大学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一 选题缘起
二 研究现状
1. 综合研究
2. 单篇研究
3. 相关思考
三 研究内容
1. 基于文体学背景的韩愈赠序文渊源
2. 韩愈赠序的文体特征
3. 韩愈赠序的类别划分
4. 韩愈赠序的承传接受
四 研究方法
1. 追源溯流以阐述韩愈赠序文的源流正变
2. 分类举证以表现韩愈赠序文的总体风貌
3. 选定篇目以突出韩愈赠序文的具体特质
第一章 韩愈赠序文的渊源与文体学背景
第一节 序体文的分类
一、书序
二、宴序
三、赠序
第二节 赠序的渊源
一、赠序的起源
二、唐代赠序的发展阶段
第二章 韩愈赠序的文体特征
第一节 奇偶交错
第二节 诗序同体
第三节 叙议结合
第四节 体简辞足
第五节 反正跌宕
第三章 韩愈赠序的类别划分
第一节 官僚
一、送官员升迁
二、送官员致仕
第二节 文士
一、送文士赴举
二、送文士及第
三、送文士落第
第三节 禅僧
第四节 道士
第四章 韩愈赠序个案研究
第一节 《送李愿归盘谷序》
第二节 《送孟东野序》
第三节 《送董邵南序》
结束语
主要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韩愈抒情观之重估——以《送高闲上人序》为中心[J]. 杨伯.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4)
[2]古代散文的批评方法与途径——以韩愈《送董邵南序》为核心[J]. 闵泽平. 浙江社会科学. 2008(08)
[3]文本批评与文化批评——对韩愈《送董邵南序》解读模式的分析[J]. 闵泽平.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3)
[4]试论韩愈赠序散文思想内容的丰富性和复杂性[J]. 林琳.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3(10)
[5]韩愈《送高闲上人序》注析[J]. 甘中流. 书法世界. 2003(08)
[6]穷情尽变 冠绝前后——论韩愈赠序文的创新精神[J]. 陈兰村.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 2002(01)
[7]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石本考[J]. 刘真伦. 天中学刊. 2001(04)
[8]韩愈创作心态管窥——从《送高闲上人序》谈起[J]. 卢燕平.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05)
[9]论韩昌黎之赠序[J]. 胡守仁.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 1995(02)
[10]微情妙旨寄于笔墨之外——韩愈赠序文艺术管窥[J]. 洪本健. 广西社会科学. 1992(01)
硕士论文
[1]唐代赠序文研究[D]. 蒋金芳.辽宁师范大学 2007
[2]浅论韩愈赠序文的思想内涵与艺术特点[D]. 王洪峰.东北师范大学 2006
[3]序体研究[D]. 薛峰.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3
[4]唐代赠序文研究[D]. 张静.郑州大学 2001
本文编号:31869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31869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