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作家笔下仆人形象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18 12:51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出现了众多仆人形象。本文拟以现代文学中的仆人形象为研究对象,结合具体文本对这一内涵丰富的形象进行理论阐释,分析现代作家们在文本中塑造仆人形象的深层原因及仆人形象的审美价值。试图通过较为系统的分析和概括,挖掘并梳理出中国现代文学中仆人形象的时代与文化特征。全文分为五个部分。绪论对“仆人”概念进行界定,简述现代文学中仆人形象的研究现状、研究目的和研究思路,并交代本文写作的着力点及重点。第一章从解读文本出发,以品行风范为分类准则,对仆人这一群体形象进行划分,把他们分成三大形象类型:善良质朴的忠仆、逆来顺受的愚仆、自私自利的狡仆,从而勾勒出他们的总体风貌,并归纳出仆人形象的总体特征是卑怯懦弱、孤独无助、盲目顺从。第二章是分析现代作家集体创作仆人形象的动因。首先是在新思潮影响下现代作家更加关注仆人的生存困境并对他们的悲苦命运予以同情,其次仆人形象的塑造是对传统封建儒家文化批判反思的需要,再者独特的人生经历形成作家独特的体验,仆人形象的创作是作家个人体验的再现。第三章在此基础上从悲剧、生命意识等角度分析了仆人形象具有的审美意蕴,并归纳出仆人形象审美意蕴的成因:置身其中的叙事角度...
【文章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仆人形象的类型呈现和总体特征
第一节 仆人形象的类型呈现
一、善良质朴的忠仆形象
二、逆来顺受的愚仆形象
三、自私自利的狡仆形象
第二节 仆人形象的总体特征
一、卑怯懦弱
二、孤独无助
三、盲目顺从
第二章 仆人形象的创作动因
第一节 文学转型的集体关注
第二节 传统文化的批判反思
第三节 作家个人情结的展示
第三章 仆人形象的审美意蕴及其形成
第一节 仆人形象的审美意蕴
一、悲剧美
二、生命意识的复苏
第二节 审美意蕴的形成
一、置身其中的叙事角度
二、强烈的美丑对比
三、高超的抒情艺术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理智和情感双重绞杀下的牺牲品——《雷雨》侍萍形象分析[J]. 卢彬.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11(05)
[2]个性化品读《阿长与〈山海经〉》[J]. 江小剑. 语文天地. 2011(02)
[3]中国20世纪30年代小说中的女佣形象初探[J]. 宋颖慧,李继凯.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3)
[4]浅析巴金《家》中的男权主义思想[J]. 杜聪. 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6(02)
[5]人性之恶:卑鄙的偷窥——论《雷雨》中的鲁贵[J]. 刘明厚. 四川戏剧. 2006(01)
[6]《金粉世家》中小怜的叙事功能[J]. 钱雪琴. 中国科技信息. 2005(23)
[7]战乱中奴、主的悲喜剧——兼论《老女仆》与《潘先生在难中》的审美同构关系[J]. 常勤毅.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5(05)
[8]对中国现代文学苦难母亲形象的人性审视[J]. 闵建国. 名作欣赏. 2005(16)
[9]贫穷与封建文化联姻的畸形儿——谈王西彦笔下的童养媳形象[J]. 姜振昌,季雅群.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2004(04)
[10]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仆人形象文化透视[J]. 马廷新.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6)
硕士论文
[1]中国现代文学奴仆群像研究[D]. 卞敏.曲阜师范大学 2009
[2]元杂剧义仆形象研究[D]. 李燕.南京师范大学 2008
[3]人之妻的悲剧—论现代文学中家族女性[D]. 沈平.东北师范大学 2007
[4]三、四十年代家族叙事文学人物及关系[D]. 冯昱旻.华中科技大学 2006
[5]论王安忆小说的悲剧意识[D]. 马燕.河南大学 2001
本文编号:3193822
【文章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仆人形象的类型呈现和总体特征
第一节 仆人形象的类型呈现
一、善良质朴的忠仆形象
二、逆来顺受的愚仆形象
三、自私自利的狡仆形象
第二节 仆人形象的总体特征
一、卑怯懦弱
二、孤独无助
三、盲目顺从
第二章 仆人形象的创作动因
第一节 文学转型的集体关注
第二节 传统文化的批判反思
第三节 作家个人情结的展示
第三章 仆人形象的审美意蕴及其形成
第一节 仆人形象的审美意蕴
一、悲剧美
二、生命意识的复苏
第二节 审美意蕴的形成
一、置身其中的叙事角度
二、强烈的美丑对比
三、高超的抒情艺术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理智和情感双重绞杀下的牺牲品——《雷雨》侍萍形象分析[J]. 卢彬.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11(05)
[2]个性化品读《阿长与〈山海经〉》[J]. 江小剑. 语文天地. 2011(02)
[3]中国20世纪30年代小说中的女佣形象初探[J]. 宋颖慧,李继凯.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3)
[4]浅析巴金《家》中的男权主义思想[J]. 杜聪. 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6(02)
[5]人性之恶:卑鄙的偷窥——论《雷雨》中的鲁贵[J]. 刘明厚. 四川戏剧. 2006(01)
[6]《金粉世家》中小怜的叙事功能[J]. 钱雪琴. 中国科技信息. 2005(23)
[7]战乱中奴、主的悲喜剧——兼论《老女仆》与《潘先生在难中》的审美同构关系[J]. 常勤毅.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5(05)
[8]对中国现代文学苦难母亲形象的人性审视[J]. 闵建国. 名作欣赏. 2005(16)
[9]贫穷与封建文化联姻的畸形儿——谈王西彦笔下的童养媳形象[J]. 姜振昌,季雅群.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2004(04)
[10]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仆人形象文化透视[J]. 马廷新.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6)
硕士论文
[1]中国现代文学奴仆群像研究[D]. 卞敏.曲阜师范大学 2009
[2]元杂剧义仆形象研究[D]. 李燕.南京师范大学 2008
[3]人之妻的悲剧—论现代文学中家族女性[D]. 沈平.东北师范大学 2007
[4]三、四十年代家族叙事文学人物及关系[D]. 冯昱旻.华中科技大学 2006
[5]论王安忆小说的悲剧意识[D]. 马燕.河南大学 2001
本文编号:31938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31938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