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贞诗文创作理论研究 ——以《艺苑卮言》为中心
发布时间:2021-05-21 11:18
明清及民国这一时期对王世贞《艺苑卮言》的研究,就形式上看,都是不成系统的只言片语,就其内容看,一是高度评价其与堪与《文心雕龙》、《谈艺录》比肩的卓越地位;二是归纳其涉论广博、持论精确、语言犀利、兼有创见的艺术特色。这一时期的研究的问题很明显,便是没有在科学的研究方法的指导下,以论题为中心,以《艺苑卮言》为范围,深入到《艺苑卮言》的内部进行具体的、系统性的研究。建国后学界对王世贞《艺苑卮言》的研究逐渐深入到其内部,并且主要集中在“格”与“趣”、“才思格调”、“复古与模拟”、“自悔”、“文章九命”以及“行文风格”几个论题。“文章九命”与“行文风格”已研究充分,“自悔说”争论较多,不容置喙。目前对“格”与“趣”、“才思格调”的研究缺乏形象而充分的引证以阐释之,并且对其内涵的建构没有将王世贞议论较多的“法度”以及创作理论中的共性的规范、个性的规范涵盖;对复古与模拟的研究,大多是做或复古或模拟的二难推理,非此即彼。本文针对上所概述的王世贞《艺苑卮言》研究中对“格”与“趣”、“复古”与“模拟”研究的不足,展开进一步研究,以诗文创作理论研究为总的论题,从“第一义之格”、“第二义之趣”、“剽窃模拟,诗...
【文章来源】:重庆师范大学重庆市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王世贞与《艺苑卮言》
1.1.1 王世贞其人其作
1.1.2 《艺苑卮言》的创作目的
1.1.3 《艺苑卮言》的研究情况
1.2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2.1 问题的提出
1.2.2 研究意义
2“第一义”之“格”
2.1 格调
2.1.1 格
2.1.2 调
2.2 诗文之格与诗人文人之格
2.2.1 诗文之格
2.2.1.1 共性之格
2.2.1.2 个性之格
2.2.2 诗人文人之格
3“第二义”之“趣”
3.1 “博其趣”不以时代定优劣
3.2 “博其趣”需作批判学习
4 剽窃模拟,诗之大病
4.1 模拟之作四分
4.2 模拟之作举隅
5 余论
5.1 回首初衷:补三氏之未备
5.2 俯仰纵横:与明代主要文学流派之比较
5.3 后来学者:流变
6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A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谈《艺苑卮言》的随性特征[J]. 马兆婷. 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学报. 2008(03)
[2]王世贞才思格调说辨析[J]. 孙学堂. 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01)
[3]析“诗能穷人”[J]. 罗仲鼎.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1(05)
[4]从《沧浪诗话》到《艺苑卮言》——严羽与王世贞诗论之比较[J]. 罗仲鼎. 浙江学刊. 1990(03)
[5]《艺苑巵言》辨[J]. 蓬山. 广西师院学报. 1990(01)
[6]王世贞的作家评论——《艺苑卮言》研究之三[J]. 罗仲鼎.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9(05)
[7]从《艺苑卮言》看王世贞的诗论[J]. 罗仲鼎. 文史哲. 1989(02)
[8]主复古与反模拟——《艺苑卮言》研究之一[J]. 罗仲鼎. 浙江学刊. 1988(06)
[9]王世贞的《艺苑巵言》——读书札记之一[J]. 马茂元. 学术月刊. 1962(03)
博士论文
[1]《艺苑卮言》研究[D]. 李燕青.上海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199611
【文章来源】:重庆师范大学重庆市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王世贞与《艺苑卮言》
1.1.1 王世贞其人其作
1.1.2 《艺苑卮言》的创作目的
1.1.3 《艺苑卮言》的研究情况
1.2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2.1 问题的提出
1.2.2 研究意义
2“第一义”之“格”
2.1 格调
2.1.1 格
2.1.2 调
2.2 诗文之格与诗人文人之格
2.2.1 诗文之格
2.2.1.1 共性之格
2.2.1.2 个性之格
2.2.2 诗人文人之格
3“第二义”之“趣”
3.1 “博其趣”不以时代定优劣
3.2 “博其趣”需作批判学习
4 剽窃模拟,诗之大病
4.1 模拟之作四分
4.2 模拟之作举隅
5 余论
5.1 回首初衷:补三氏之未备
5.2 俯仰纵横:与明代主要文学流派之比较
5.3 后来学者:流变
6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A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谈《艺苑卮言》的随性特征[J]. 马兆婷. 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学报. 2008(03)
[2]王世贞才思格调说辨析[J]. 孙学堂. 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01)
[3]析“诗能穷人”[J]. 罗仲鼎.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1(05)
[4]从《沧浪诗话》到《艺苑卮言》——严羽与王世贞诗论之比较[J]. 罗仲鼎. 浙江学刊. 1990(03)
[5]《艺苑巵言》辨[J]. 蓬山. 广西师院学报. 1990(01)
[6]王世贞的作家评论——《艺苑卮言》研究之三[J]. 罗仲鼎.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9(05)
[7]从《艺苑卮言》看王世贞的诗论[J]. 罗仲鼎. 文史哲. 1989(02)
[8]主复古与反模拟——《艺苑卮言》研究之一[J]. 罗仲鼎. 浙江学刊. 1988(06)
[9]王世贞的《艺苑巵言》——读书札记之一[J]. 马茂元. 学术月刊. 1962(03)
博士论文
[1]《艺苑卮言》研究[D]. 李燕青.上海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1996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31996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