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红楼梦》与《飘》生命美学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21 20:20

  本文关键词:《红楼梦》与《飘》生命美学比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红楼梦》与《飘》中人类的精神涅般木来源于人类自身的自恋行为,通常作为文学创作的问题出现;守望是对红尘世界人类精神的一种褒扬与肯定,常以正题出现。两部作品都对人类精神做出了超脱与皈依。
【作者单位】: 首都师范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关键词】《红楼梦》 《飘》 生命美学 比较研究
【分类号】:I0-03;I106.4
【正文快照】: 《红楼梦》与《飘》跨越中西两种不同的文化背景,相距一个多世纪,用两种迥然相异的表现手法,营构了人类共同的精神家园母题创作——涅般木与守望。曹雪芹与玛格丽特·米切尔,才华横溢,英年早逝。孤苦的身世,多舛的命运,形成了他们那种独特的自怨自艾的自恋意识和对人生进行终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杜维斌;《红楼梦》与《飘》的爱情悲剧主题之比较[J];池州师专学报;1996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龙昌;;苏格拉底“美在效用说”新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1期

2 廖一联;方舟;屈晓勤;;对传统街区场所精神营造的思考[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6期

3 沃利青;;“移情”论与“意境”说比较[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4 洪永稳;简析康德美学中审美与人的自由[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5 徐庆年,王达敏;钱钟书与休谟哲学[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6 吴怀东;;历史 现实 方法——欧洲浪漫主义思潮论[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7 胡友峰;;实践理性:康德美学的超验之维[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8 陈祥明;论科学美及其美感[J];安徽大学学报;1998年04期

9 程金玲;;李白与李贺梦幻诗之比较[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10 王顺中;;试析王国维的天才论[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任岩;;甘肃安多藏族民居装饰图纹的构成形式[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十一辑(2011年中国建筑史学学术年会论文集-兰州理工大学学报第37卷)[C];2011年

2 吴克明;;网络文化的政治哲学审视[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6辑[C];2011年

3 张志国;;窗中·风景——叶维廉诗歌的存在之思[A];叶维廉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于春生;;市民新闻与公民媒介素养[A];中国传媒大学第二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王云;;消极补偿:中国特色的艺术观念和艺术实践[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8年

6 徐放鸣;王光利;;原生态诗学与艺术终结论[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10年卷)——文学理论前沿问题研究[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凯波;屈骚评论与汉代文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峰;数字化背景下的城市公共艺术及其交互设计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4 高志明;通感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高波;论现象学方法与概念对艺术审美本质研究的意义[D];山东大学;2010年

6 朱德友;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7 陈莉莎;王尔德人文主义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8 任相梅;张炜小说创作论[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贺彩虹;笑的解码[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邵鸿雁;中国美学“味”范畴新论[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婧;从西方绘画中的“丰满”女性形象看艺术夸张[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永平;蚌病成珠—郁达夫的情爱生活与其文学创作[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连楠;团体心理治疗对强迫症患者的疗效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4 韩雨苇;东坡词英译赏析—审美移情视角[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刘菲菲;论林语堂英译《浮生六记》的审美再现[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周丽雯;说海透珠——论吴兴华的作品[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李进;时空交错下的别样言说[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符熠;生——梦——死:尤金·奥尼尔艺术世界的狂欢化特征[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张凌;现代社会的困境与救赎[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赵媛媛;中国意象油画的色彩表现力[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建荷;;魅力女人——浅析郝思嘉与王熙凤的性格差异[J];作家;2010年16期

2 翟旭;;《红楼梦》中的王熙凤与《飘》中的郝思嘉[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3 陈琦;;同样乱世 别样佳人——王熙凤与斯佳丽之比较[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4 付明端;;梦幻与超越——《飘》和《红楼梦》中的女性意识[J];世界文学评论;2008年01期

5 杜维斌;《红楼梦》与《飘》的爱情悲剧主题之比较[J];池州师专学报;1996年04期

6 李克和;广东省中国古代文论国际研讨会述评[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1期

7 李杰;朱光潜的生命美学观[J];零陵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8 赵伯飞,韦统义;从生命美学看审美价值的主体回归[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9 王世德;美学研究的新进展——我对生命美学论的新看法[J];美与时代;2003年01期

10 李卫东;生命的诗意言说——读范藻先生的《叩问意义之门——生命美学论纲》[J];美与时代;200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琛瑶;;巨资未必成巨作 翻拍未必能翻新——评新版《红楼梦》[A];民族文化与文化创意产业研究论丛(第一辑)[C];2011年

2 吴雪梅;;让《红楼梦》青春永驻[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赵振江;;西文版《红楼梦》:一个促进文化交流的成功的经验[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多元文学文化的对话与共生”外国文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4 顾鸣塘;;论《红楼梦》中人物与回目之关系[A];红楼梦人物论——一九八五年全国红学会学术讨论会论文选[C];1985年

5 何大堪;;论《红楼梦》的人物系统[A];红楼梦人物论——一九八五年全国红学会学术讨论会论文选[C];1985年

6 汪道伦;;《红楼梦》中的枢纽性人物——贾母[A];红楼梦人物论——一九八五年全国红学会学术讨论会论文选[C];1985年

7 刘宗棠;;领会“《红楼梦》的当代意义”的R劶荹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傅安辉;;《红楼梦》的现实意义——谈巨著给当代人的警示[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张晓琦;;《红楼梦》和《周易》[A];龙江春秋——黑水文化论集之四[C];2006年

10 张晓琦;;顺治与《红楼梦》关系简论[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青;从朝鲜歌剧《红楼梦》看中国的文化输出[N];深圳商报;2010年

2 著名品牌战略专家 李光斗;从《红楼梦》看故事营销[N];中国服饰报;2010年

3 商报记者 李雪 刘妮丽;新版《红楼梦》的生意经[N];北京商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王佳;新版《红楼梦》 商业没“入戏”[N];中国经营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侯丽;新版《红楼梦》中的艺校少年[N];中国文化报;2010年

6 聂伟;新版《红楼梦》的当代审美情怀[N];中国文化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李蕾;让中国同行惊叹[N];光明日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胡兆燕;新版《红楼梦》让历史很受伤[N];中国财经报;2010年

9 记者 陈汉辞;新版《红楼梦》“略有盈余”[N];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

10 伍荷;《红楼梦》出国巧变身[N];人民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车瑞;20世纪《红楼梦》文学批评史论[D];山东大学;2010年

2 陶小红;张爱玲小说与《红楼梦》[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3 吴松林;《红楼梦》的满族习俗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4 陈骁;清代《红楼梦》的图像世界[D];中国美术学院;2012年

5 黄生太;《红楼梦》拟声词及其英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6 刘继保;《红楼梦》评点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7 李根亮;《红楼梦》的传播与接受[D];武汉大学;2005年

8 蔚然;从写实主义视角重新研究《红楼梦》[D];复旦大学;2004年

9 朱小珍;“红楼”戏曲演出史稿[D];上海戏剧学院;2010年

10 李磊荣;论民族文化的可译性[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佳;《红楼梦》中“愚”的美学意蕴探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任伟;《红楼梦》中请求言语行为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3 禹雅慧;试析《红楼梦》的影视戏剧改编得失[D];山西大学;2010年

4 龚琼;清代《红楼梦》戏曲的艺术创造[D];集美大学;2010年

5 樊恬静;《红楼梦》意象叙事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6 麦宇红;《红楼梦》“V+的+N”结构探讨[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7 陈欢;乾隆嘉庆之际题红诗研究[D];集美大学;2010年

8 郑元会;《红楼梦》中隐喻翻译的必要条件[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9 赵仁军;略论《红楼梦》中的贵族母亲群像[D];安徽大学;2004年

10 张伟;从比较美学角度研究《红楼梦》人物对话语言翻译[D];暨南大学;2003年


  本文关键词:《红楼梦》与《飘》生命美学比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847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3847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89e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