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齐文林馆文人群体研究
发布时间:2025-04-15 00:39
文林馆中文人,不仅有北朝本地文人,如“本地三才”之一的魏收,“北地三杰”薛道衡、卢思道、李德林等;也有擅长绮丽婉转文风的南朝文士,如萧悫等。他们在撰述之余,相互之间时常切磋交流,酬唱应答,促进了南北文风的进一步融合。他们中的一些人,入周入隋,不仅是南北文风融合的主导者,也是后世文学的主力军,影响了隋唐诗文革新。本文拟对这一诗人群体进行研究。 第一章,文林馆的设置。主要是三方面的内容:一是考证文林馆的设置时间;二是分析文林馆选拔文人的条件;三是探讨文林馆设置之后的馆阁活动,也就是对它的职能进行考察。从文林馆文人参与的馆阁活动中,我们可以得知当时北齐文坛的文学审美风尚,较之前期已发生巨大改变,质朴之作大为减少,并以典故丰赡、辞采绮丽、对仗工整、音韵浏亮之作为美。 第二章,文林馆文人的来源和命运。主要是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探讨文林馆文人的地域来源。文林馆文人群体由北朝本地文人和萧梁文人两部分组成,大多来自文化高门,文学素养较高,弄清文人的来源,也就为第三章的展开做好铺垫。二是探讨文人的命运。文林馆文人作为六朝后期的一个典型的文人群体,生活在六朝这一列国纷争的时代,每个人都有亡国的经历,凋...
【文章页数】:14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文林馆的设置
第一节 文林馆设置时间之争
第二节 文林馆文人的入馆条件
第三节 文林馆的馆阁工作
1、 撰书著文
2、 奉制应和
3、 校正典籍
第二章 文林馆文人的来源及命运
第一节 文人及其来源
1、 “待诏文林馆”人数考
2、 文人来源
第二节 文人的命运
1、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政治风波中遭受重创
2、 “历乱起秋声”——入仕他朝
3、 “秋菊离离日堪把”——齐亡后归隐
第三章 文林馆文人的交游
第一节 文林馆文人与北齐其他文人的交游
1、 与邢邵的交游——邺下纷纭,各有朋党
2、 与杨愔的交游——深慎选举,秀才擢第
3、 与卢询祖的交游——悬河自口,灵珠在握
第二节 文林馆文人与他朝文人的交游
1、 与徐陵的交往
2、 与庾信的交往
3、 与陆法言的交游
4、 与江总的交游
5、 与杨素的交游
6、 与隋炀帝杨广的交游
第四章 文林馆文人的文学观与文学创作
第一节 文林馆文人的文学观
1、 关于才士标准
2、 对赋的看法
3、 创作观
4、 文德论
5、 文学审美
第二节 文林馆文人与南北文学交流
1、 奉使
2、 主客
3、 作品流通
4、 谈诗论文
5、 酬唱赠答
第三节 文林馆文人的文学创作
1、 文林馆中北方文人的文学创作
2、 文林馆中由南入北文人的文学创作
第四节 文林馆文人代表作家
1、 魏收
2、 萧悫
3、 卢思道
结语
附录
附录一:“待诏文林馆”一览表
附录二:文林馆文人之间的交游系年
附录三:文林馆文人诗文创作时间考
参考文献
后记
本文编号:4039798
【文章页数】:14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文林馆的设置
第一节 文林馆设置时间之争
第二节 文林馆文人的入馆条件
第三节 文林馆的馆阁工作
1、 撰书著文
2、 奉制应和
3、 校正典籍
第二章 文林馆文人的来源及命运
第一节 文人及其来源
1、 “待诏文林馆”人数考
2、 文人来源
第二节 文人的命运
1、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政治风波中遭受重创
2、 “历乱起秋声”——入仕他朝
3、 “秋菊离离日堪把”——齐亡后归隐
第三章 文林馆文人的交游
第一节 文林馆文人与北齐其他文人的交游
1、 与邢邵的交游——邺下纷纭,各有朋党
2、 与杨愔的交游——深慎选举,秀才擢第
3、 与卢询祖的交游——悬河自口,灵珠在握
第二节 文林馆文人与他朝文人的交游
1、 与徐陵的交往
2、 与庾信的交往
3、 与陆法言的交游
4、 与江总的交游
5、 与杨素的交游
6、 与隋炀帝杨广的交游
第四章 文林馆文人的文学观与文学创作
第一节 文林馆文人的文学观
1、 关于才士标准
2、 对赋的看法
3、 创作观
4、 文德论
5、 文学审美
第二节 文林馆文人与南北文学交流
1、 奉使
2、 主客
3、 作品流通
4、 谈诗论文
5、 酬唱赠答
第三节 文林馆文人的文学创作
1、 文林馆中北方文人的文学创作
2、 文林馆中由南入北文人的文学创作
第四节 文林馆文人代表作家
1、 魏收
2、 萧悫
3、 卢思道
结语
附录
附录一:“待诏文林馆”一览表
附录二:文林馆文人之间的交游系年
附录三:文林馆文人诗文创作时间考
参考文献
后记
本文编号:40397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40397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