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山月美术馆基于数字人文理论的实践探索
发布时间:2025-05-07 05:20
文章阐述了在美术类文物数字化的过程中,如何通过人文领域的研究方法处理和提炼传统典藏系统无法处理的大量数据,并形成全新的美术馆数字人文理论,协助文物工作者找到新视角。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本文编号:4043664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图1《江南塞北天边》关山月美术馆藏
2019年1月深圳市政府办公厅发布的《深圳市人口与社会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中第六点提道:“加快推进关山月美术馆等公共文化机构数字化建设,实现公共文化资源数字化共享及多终端应用开发。”美术馆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化,观众的需求也随之变化,数字人文研究与数字美术馆建设相结合,....
图2《岷江之秋》关山月美术馆藏
图1《江南塞北天边》关山月美术馆藏图3《万壑涛声》关山月美术馆藏
图3《万壑涛声》关山月美术馆藏
图2《岷江之秋》关山月美术馆藏“关山月知识库”区别于常见的“资料库”“数据库”等概念,更强调入库资源的广泛性,将关山月先生所有的画作、史料、视频、诗词、研究文章进行汇总,并对入库资料进行科学抽取,融会贯通,运用快速检索实现知识的分析与掌握,以此完成研究资源的“数字化”与“数据化”....
图4 关山月数字年表
在人文学科中,我们理解的学术研究基本与文献史料等密切联系,但是在美术学领域中视觉分析占据重要的地位,这也是美术学区别于其他学科所独有的科学品质。正如20世纪初德国考古学家米海里司(AdolfMichaelis)在《美术考古一世纪》里提道:“美术作品自己会说话,会使我们去了解它,....
本文编号:40436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40436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