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启蒙主义到存在主义——当代中国先锋文学思潮论
本文关键词:从启蒙主义到存在主义——当代中国先锋文学思潮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认为,在当代中国文学变革过程中的一系列现象背后,存在着一个不断演变的先锋性文学思潮。它孕生于六七十年代,并在八十和九十年代经历了一个从启蒙主义到存在主义的演变过程。它在前期的艺术内涵与指向主要是现代性,后期则具有自我解构性。先锋文学思潮运变的基本逻辑是“唯新论”,基本特征是摹仿性与本土化、原则性与策略性、异端性与正统性、中心性与边缘性、启蒙性与现代性等的对立统一。“唯新论”逻辑和从启蒙主义到存在主义的历程决定了先锋文学思潮的蜕变性,并导致了社会启蒙与个人话语,反抗中心与自我流放,,不断变革与自我解构等一系列悖论,加之先锋本身的时效性与伪劣因素,致使先锋文学思潮存在着许多局限
【作者单位】: 山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关键词】: 文学思潮 启蒙主义 存在主义 当代中国文学 现代主义 先锋文学 先锋小说 现代性焦虑 新潮小说 当代文学
【分类号】:I0
【正文快照】: 从启蒙主义到存在主义——当代中国先锋文学思潮论张清华本文认为,在当代中国文学变革过程中的一系列现象背后,存在着一个不断演变的先锋性文学思潮。它孕生于六七十年代,并在八十和九十年代经历了一个从启蒙主义到存在主义的演变过程。它在前期的艺术内涵与指向主要是现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朝霞;杨春时;;启蒙主义是独立的文学思潮[J];天津社会科学;2007年06期
2 席扬;“实践性”互文与“价值性”差异——论文学思潮与文学运动的复杂关系[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3 杨春时;;文学思潮:一种现代性反应[J];粤海风;2006年04期
4 李留记;创作方法与文学思潮不容混淆[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6期
5 许国良;构建当代文学理论的参照系——读伊格尔顿的《文学理论概览》[J];社会科学;1987年06期
6 黎皓智;外国文学教学琐议[J];外国文学研究;1984年04期
7 李凤亮;文学批评如何走向多元——从外国文学思潮的影响说起[J];当代文坛;2003年01期
8 ;第七章 文学的发生和发展[J];前线;1986年01期
9 王毅;中国自由主义文学思潮的阶段性特征[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7年02期
10 张艺凡;;解冻文学思潮与伤痕文学思潮比较——谈中苏文学差异问题[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文振;文学思潮的深层透视与学理探究[N];光明日报;2002年
2 宋达;学者探讨我国俄国文学的接受出现的“古典的与前沿的”矛盾[N];文艺报;2006年
3 董丁王;当代文学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N];文学报;2005年
4 张瑗;当前文学争鸣的困境与活力[N];文艺报;2004年
5 乐平;两岸学者对话台北 互看文学思潮发展[N];文艺报;2006年
6 梁鸿鹰;文艺批评应与普通读者意见不谋而合[N];文艺报;2007年
7 宗利华;一种新文体的全方位崛起[N];文艺报;2005年
8 李兆林;“点”“面”结合颇具匠心[N];光明日报;2006年
9 郭延礼;文学阅读与两极思维[N];文艺报;2006年
10 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院长、教授 傅永军;激进化启蒙的讹诈:反传统的理由[N];社会科学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樊星;影响·契合·创造[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2 曹连观;文艺伦理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温惠娟;傅东华的翻译[D];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1年
2 李红岩;卢卡奇总体性思想下的现实主义[D];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3 朱雪琴;虹影与三岛由纪夫比较论[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4 余子青;模仿说:从古代到后现代[D];南京大学;2011年
5 沈静;卢卡奇对胡风现实主义文艺理论的影响与比较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6 罗咸辉;新艺术运动的阴柔美学风格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从启蒙主义到存在主义——当代中国先锋文学思潮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171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41717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