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侠义与西方骑士精神之比较
本文关键词:中国侠义与西方骑士精神之比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以侠客和骑士为代表的中国侠义和西方骑士精神在历史上都曾为受苦受难的大众所景仰。然而,它们一个是“以武犯禁”的社会秩序的破坏者,一个是笃信上帝的卫道士,一个是受尽打压的民间精神,一个是王公贵族的崇高理想。它们在意识形态、行为方式、价值取向和组织形式上均存在重大差异,而且它们的起源、形成和发展从一个方面揭示了东西方两种文化传统的相似和不同。
【作者单位】: 河南工业大学外语学院
【关键词】: 任侠 侠义 北方蛮族 骑士精神
【分类号】:I0-03
【正文快照】: 一中古时期的东西方有着一群极其相似的武士,他们一言九鼎,尚勇轻死,侠肝义胆,锄强扶弱。他们分别是代表东方侠义精神的侠客和西方骑士精神的骑士。有人称侠义是东方的骑士精神,这是不无道理的。从二者的历史起源看,中国的侠义和西方的骑士精神都渊源于原始的“任”的传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广智;;古代西方历史理论三题[J];史学史研究;2007年04期
2 关保英;;论内部行政合同[J];比较法研究;2007年06期
3 王晓杰;汪继福;;休闲研究:理论溯源与现实思考[J];求索;2007年10期
4 刘方;;论构建中国特色检察制度[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5 陈慧平;;论农村青年妇女的发展问题[J];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06年02期
6 陈蕾;;科研创新的哲学思考[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6年04期
7 梁永怀;;论公益诉讼[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8 彭福扬;胡元清;刘红玉;;科学的技术创新观——生态化技术创新[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年06期
9 张风帆;李东松;;循环经济的生态哲学意蕴探析[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年08期
10 郭湛;王文兵;;构建和谐的社会有机体[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瑞泉;;近代价值观变革与晚清知识分子[A];思想家与近代中国思想——第一届中国近代思想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王中江;;进化主义与中国近代的保守、渐进与激进[A];西方思想在近代中国[C];2005年
3 王宗光;;教育创新 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新境界[A];庆祝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20周年大会暨2003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3年
4 胡振平;;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创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A];上海社会科学院第三届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5 黄林芳;戴永翔;;马克思主义执政成本观初探[A];上海社会科学院第三届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6 解玉峰;;论“花部”之勃兴[A];京剧与中国文化传统——第二届京剧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姜义华;;挑战中国:现代性三重奏[A];上海社科院马克思主义创新论坛2007论文集[C];2007年
8 邵腾;;资本的历史极限与社会主义——回归马克思的理论基础上的整合研究(提要)[A];上海社科院马克思主义创新论坛2007论文集[C];2007年
9 谢维俭;;重新认识马克思所说的“自由人的联合体”[A];上海社科院马克思主义创新论坛2007论文集[C];2007年
10 童世骏;;资本的“文明化趋势”及其内在限制[A];上海社科院马克思主义创新论坛2007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文忠;基于集群式创新优势的区域国际竞争力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2 李伟;法官解释确定性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3 白希;民族区域自治模式的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4 李双久;房地产业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国际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5 石慧;以条约为基础的投资者与国家间仲裁机制的评判[D];华东政法学院;2007年
6 张晓刚;产权的社会化选择与公有制实现[D];吉林大学;2007年
7 姜志强;当代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8 吴宁;论社会历史发展中非理性的作用[D];武汉大学;1996年
9 沈金生;中国循环经济技术支撑体系论[D];四川大学;2007年
10 高元禄;中国农村土地产权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功满;工会维权:民工权益保护的一种重要路径[D];浙江师范大学;2007年
2 李晶;生态文明视域中的可持续发展[D];山东大学;2007年
3 李广良;论埃尔斯特的方法论个人主义[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4 鲁俊渝;资产证券化对投资人权益保护制度的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07年
5 陈开敏;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理论价值与时代意义[D];南昌大学;2007年
6 王汝秀;建国后毛泽东对社会主义革命的认识与实践[D];山东大学;2007年
7 方云;罚金执行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8 刘建惠;劳动教养制度改革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9 于恬;以电视剧为例管窥艺术对现实的影响[D];山东大学;2007年
10 高德菊;网络道德建设中的自律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榴明;略论班固对司马迁思想的批评[J];人文杂志;1985年04期
2 葛景春;大唐一诗侠——李白与任侠[J];中州学刊;1990年04期
3 少山;常任侠因何呐喊?——参加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座谈会所见所想[J];w
本文编号:4474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44742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