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文学是人学”命题之再认识——对刘为钦先生观点的若干补充和商榷
本文关键词:对“文学是人学”命题之再认识——对刘为钦先生观点的若干补充和商榷,,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刘为钦《"文学是人学"命题之反思》一文忽视了"文学是人学"命题在新时期初期的曲折遭遇;由于特殊的时代语境,"文学是人学"的命题及其所体现的人道主义精神在上世纪80年代末逐渐淡出;刘文关于文学与自然关系的阐释存在明显失误,其主张的人与自然"二分解读法"的主要失误在于没能深入把握文学阅读的审美特质。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中文系;
【关键词】: 社会主义人道主义 文学描写 人学 文学作品 新时期 马克思主义 解读法 人道主义精神 命题 共同人性
【分类号】:I0
【正文快照】: 刘为钦先生《“文学是人学”命题之反思》一文,对钱谷融先生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文学是人学”命题的政治与文学生态,及其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做出了极具说服力的评述。不过,刘文对“文学是人学”命题在新时期初期的曲折遭遇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而这恰恰是今天重提这一命题时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伟;试论康德美学的“判断在先”原则[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2 孙玉石;;朱光潜关于解诗与欣赏思想的阐释[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3 陈军科;理性思维:文化自觉的本质特征[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4 李春青;;关于历史题材创作的评价标准与方法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5 李军学;论喜剧艺术的本质[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6 王雪松;相明;;崇高与人类生存的价值——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看崇高的本质[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7 陈本益;新批评的文学本质论及其哲学基础[J];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8 杨柏岭;况周颐、王国维词学思想比较研究[J];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9 李双华;冯梦龙与话本小说的雅化[J];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10 张恩普;《文赋》文学创作心理学探讨[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邹元江;;情立世界[A];'2006中国·抚州汤显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平;康德与中国现代美学思想[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2 郭艳君;历史与人的生成[D];黑龙江大学;2002年
3 黄汉华;抽象与原型——音乐符号论[D];暨南大学;2003年
4 田春;审美知觉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5 卢寿荣;李渔戏曲小说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6 陈迎年;感应与心物——牟宗三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7 杨庆峰;技术作为目的[D];复旦大学;2003年
8 郑玉明;试论黑格尔艺术认识范畴的实践性内涵[D];浙江大学;2004年
9 许龙;钱锺书诗学思想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10 朱巧云;跨文化视野中的叶嘉莹诗学研究[D];暨南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胜利;论文学的宇宙境界[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2 段吉方;审美文化与中国当下影视艺术的文化指向[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3 孙丽巍;“主体性”视野下的康德、克罗齐美学思想[D];黑龙江大学;2001年
4 刘长庚;寻求审美与生命的合奏[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5 周红阳;刑法和人性:西方思想的批判性阅读[D];湘潭大学;2001年
6 陈昕;论中国多媒体艺术光盘的艺术特性[D];厦门大学;2001年
7 祝春华;主体的泯灭与个性的崩溃——关于“非个性化”理论的知识谱系的解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8 王蕾;大众传媒时代下中国文学批评现状探究[D];四川大学;2002年
9 丁奇;纪念性景观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3年
10 方振军;美国当代园林事务所发展的初步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钱中文;;论人性共同形态描写及其评价问题[J];文学评论;1982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为钦;;“文学是人学”命题之反思(英文)[J];Social Sciences in China;2011年02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聂珍钊;;文学伦理学批评与道德批评[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玮;西方文论中写人理论的基本问题[D];新疆大学;2007年
2 王平福;从细节进入文学文本[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对“文学是人学”命题之再认识——对刘为钦先生观点的若干补充和商榷,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969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4969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