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文学活动中共鸣现象的成因及意义探析

发布时间:2017-08-13 08:41

  本文关键词:文学活动中共鸣现象的成因及意义探析


  更多相关文章: 文学活动 共鸣 心理成因 生态成因 生命意义


【摘要】:共鸣是文学活动中一个相当传统同时也十分重要的议题,各种针对共鸣现象的研究已经拥有不少成果,但就共鸣现象与人类心理活动之间的关系的探讨还不多见。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现当代心理学、生命学、哲学的研究成果与研究方法,对共鸣现象产生的心理原因、生态原因及共鸣现象的生命意义等三个方面进行探讨分析,以期对该问题有新的和更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
【作者单位】: 成都大学师范学院;
【关键词】文学活动 共鸣 心理成因 生态成因 生命意义
【基金】:四川省2011年省级教学质量工程“小学教育专业综合改革”项目成果
【分类号】:I0-05
【正文快照】: 文学活动为人类特有的精神生活,文学作品则是利用文字组合而提供的人类专属的思想感情交往平台。在文学活动过程中,人们可以完全不受族群、国别、地域、时代和年龄的局限,将自己亟需的精神慰藉于作品里寻觅,从中悟出陌生而熟悉的味道,使自己的人生旅程不再有孤独之感,这种特别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黄先政;;论文学活动中共鸣现象的心理成因[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3年1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金民;;《新水浒》主旨“救世”说[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2 王丽;;唐人对意境理论的贡献[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3 张勇;;论黄节与《阮步兵咏怀诗注》[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4 熊沛军;;论王世贞书法理论中的“格”[J];书画世界;2009年06期

5 洪琨;;浅析《诗经》中的怨刺艺术[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0期

6 闫潇宏;李伟;;浅论风骨的流变发展[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1期

7 杜远红;;古代汉赋评论综述[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2期

8 郭小波;;古代诗歌情景交融理论形成的文化渊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2期

9 李华;;从叔本华美学思想中走出来的王国维[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3期

10 刘舒;;浅议中国文论中的文学风格多样化[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莫先武;;王国维“境界说”对中国百年文论的影响[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周中明;;论姚鼐对封建官吏形象的描写[A];安徽省桐城派研究会成立大会暨第二届全国桐城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卢佑诚;;方苞与颜李学派[A];安徽省桐城派研究会成立大会暨第二届全国桐城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游来林;;大处着眼 小处着手——写作教学中的一种探索[A];贵州省写作学会2010年遵义县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刘刚;;孔子的文学思想与中国古代文学[A];儒学与二十一世纪文化建设:首善文化的价值阐释与世界传播[C];2007年

6 张宏邦;赵华朋;;试谈“中庸”与和谐社会的关系[A];改革开放三十年与价值哲学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张宏邦;赵华朋;;试谈“中庸”与和谐社会的关系[A];价值哲学发展论[C];2008年

8 张利群;;论文学批评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的合理性[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10年卷)——文学理论前沿问题研究[C];2010年

9 黄占辉;;散文诗发展史略谈[A];当代散文诗的发展暨“我们”文库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0 曾大兴;;气候(物候)与文学创作的触发机制——《文心雕龙》“应物斯感”新解[A];文心雕龙研究第十辑[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邢培顺;曹植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卢玉卿;文学作品中言外之意的翻译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任红敏;金莲川藩府文人群体之文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宋金民;水浒小说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成;晚清诗学的演变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明华;苏轼诗歌与佛禅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陈蕾;郑珍诗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白静;焦z阉枷胙芯縖D];北京大学;2011年

9 张一南;晚唐齐梁体研究[D];北京大学;2011年

10 甘生统;皎然诗学渊源考论[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文志;《文心雕龙》应用写作主体论[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张建敏;《文赋》“应感之会”说[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王楠;李纲在桂事迹与诗文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王茹辉;黄仲则纪游诗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5 朱浩磊;查慎行诗歌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6 易萍;厉鹗诗歌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7 张世敏;魏晋南北朝山水文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8 宋海燕;薛道衡诗文笺注与考论[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姚大怀;洪炳文文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杨丹;《沧浪诗话》的语言观[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孙向阳;;抗战时期黔籍作家的文学活动与贡献[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2 金传道;;丘处机西游途中文学活动系年考略[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3 袁丁;;清代淮安府盐商与文学活动研究[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4 李娟;;略论白居易前期的“兼济”思想[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5 张孝评,高字民;从文学的存在方式追问文学的本质——杨立民先生《文学活动的多维阐释》读后[J];学术交流;2004年01期

6 刘振伟;;《文心雕龙》的“中间概念”形态[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7 ;[J];;年期



本文编号:6664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6664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444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