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的终结或“最后一瞥之恋”
本文关键词:艺术的终结或“最后一瞥之恋”
【摘要】:在全球化和当下双重语境下,艺术的内涵与外延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方面表现在艺术概念、艺术形态、艺术功能、艺术价值等出现了新的特征,另一方面则是艺术和哲学、历史、社会、美学等呈现出新的关系。艺术的新变使得原有关于艺术的阐释理论变得"不合时宜",以至于当下对于解答"艺术是什么"、"什么样的艺术是艺术"以及"真正的艺术在何处"等问题变得十分必要。尤其是在阿瑟·丹托的"艺术终结"论提出之后,艺术的发展命运成为悬在艺术史和当下艺术实践中的一个重要命题。厘清上述问题,不仅能够为当下多元化的艺术生态提供有效的理论资源,同时有助于艺术实践激发新的活力,开创新的天地。
【作者单位】: 斯洛文尼亚科学与艺术研究院;卢布尔雅那大学;兰州城市学院;西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关键词】: 艺术 艺术终结 视觉艺术 当代艺术
【分类号】:J05
【正文快照】: 一从全球来看,今天无论我们生活于何处,都不可避免地卷入了全球化的浪潮之中。当然,一些特殊的地区除外,比如朝鲜、伊朗的部分地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一些国家和巴尔干半岛的一些地区。当今的艺术观念主要与这一术语在英语中的含义有关。因此,当下所谓的“艺术”(甚至在哲学领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文杰;身体现象学与视觉艺术[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2 龚浩;论视觉艺术中的科学精神[J];装饰;2004年12期
3 崔丽菊;;视觉艺术与心理艺术[J];艺术广角;2004年06期
4 徐毓;视觉艺术语言中的时间与空间[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5 杨友成;;浅析新时期视觉艺术的转型[J];电影评介;2006年12期
6 田欢;;视觉艺术的人类学分析初探[J];兰州学刊;2006年03期
7 化建国;;砚边余墨[J];美术观察;2006年07期
8 丁宁;;视觉艺术与文化维度刍议[J];美苑;2007年01期
9 张锦;;在视觉艺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大学生的视觉文化鉴赏力[J];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10 王容美;;隐喻与视觉艺术[J];现代视听;2007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吕力平;;文学与美术创作思维共同性的探讨——关于文学是想像艺术,美术是视觉艺术的辨析[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2 陈涛;;浅析游戏过场动画中的视觉艺术[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上)[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小晖;视觉艺术管理离我们有多远[N];北京日报;2003年
2 商报记者 周晓;视觉艺术开启另一扇门[N];北京商报;2012年
3 记者 朱永安;港澳视觉艺术双年展开幕[N];中国文化报;2012年
4 本报记者 王臻青;解读视觉艺术[N];辽宁日报;2003年
5 嘉兴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副局长 嘉兴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 胡晶;大力彰显党的诞生地的视觉艺术力量[N];嘉兴日报;2013年
6 吴静;视觉艺术,改变的不仅仅是形式[N];中国文化报;2008年
7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数字媒体与艺术设计学院 陈炼;浅谈视觉艺术[N];美术报;2014年
8 太原市城市雕塑研究院 张建设;汽车工业中的视觉艺术[N];山西日报;2004年
9 唐士军;韩秉华沪上“卖”创意[N];中国现代企业报;2006年
10 湖北美术学院院长 徐勇民;唤醒视觉艺术教育中的尊重意识[N];光明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田欢;维吾尔族视觉艺术的族群性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建中;奥运视觉艺术的设计探析[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2 汪东升;时间—视觉艺术创作中日益重要的参与因素[D];中央美术学院;2008年
3 白晓静;由视觉图像所传导的知识、审美与文化[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4 刘艳;视觉艺术美在“富有包孕性的顷刻”[D];齐鲁工业大学;2013年
5 刘军平;“半”状态—当代视觉艺术设计方式的思考[D];大连工业大学;2013年
6 周小妹;当代视觉艺术的审美问题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7 邱佳;视觉艺术的杂糅性与意义建构[D];大连工业大学;2013年
8 彭力晖;网络视觉艺术的设计语言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8年
9 吕金光;视觉艺术象征与隐喻的概述[D];山西师范大学;2009年
10 李林;一衣带水 唇齿相依[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7367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7367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