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美术中的二十四孝图
发布时间:2017-08-27 01:22
本文关键词:民间美术中的二十四孝图
【摘要】:“二十四孝”是对历代孝子故事的甄选,包括自上古时期至宋代的二十四个孝子故事,是我国传统孝文化高度浓缩的产物,也是民间美术的重要表现题材之一。“二十四孝”在民间的传播与发展,不仅得益于历代统治者的大力倡导,,更由于其符合了民众对“孝”的基本诉求而被人们广泛接纳,成为影响民众世界观、价值观的重要准则之一。“二十四孝图”的形成过程,也是孝观念在民间的发展过程。“二十四孝”被引入民间美术创作过程中,不但是借民间美术这一形象化的载体对二十四孝进行表现、传承,更是借此对民众进行孝的教育与引导,传达了人们对孝道的赞美与期盼,反映了传统民间朴素的造物心理。 本课题研究从民间美术的视角出发,综合艺术学、民艺学、民俗学、艺术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相关理论与方法,选取民间美术中的二十四孝图为研究对象,对其图形图像的形成与发展、表现形式、创作观念和其所承载的孝文化内涵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与探讨。研究目的不仅在于深化对孝观念的理解,更在于对民间美术理论的丰富与完善,也可以与相关学科进行交流与验证,为相关方向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本课题主要从孝观念的形成与其在民间社会中的传播,孝子图的出现和“二十四孝图”的发展演变以及“二十四孝图”在民间美术中的表现等方面进行研究。结论证明:“二十四孝图”无论是对“二十四孝”的承载,还是其艺术化的表现方式,无一不是民间孝观念的集中体现,体现了民间美术独有的创作观念。
【关键词】:二十四孝 孝子图 民间美术 孝文化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J120.9;B823
【目录】:
- 目录5-6
- DIRECTORY6-7
- 摘要7-8
- Abstract8-9
- 绪论9-13
- 第一章 孝观念的形成与孝子图13-20
- 第一节 孝观念的形成与发展13-16
- 第二节 孝子图的出现16-19
- 注释19-20
- 第二章 孝文化在民间社会的传播及图形化20-34
- 第一节 孝观念在民间社会的深入与传播20-25
- 第二节 二十四孝图的发展演变25-33
- 注释33-34
- 第三章 二十四孝图在民间美术中的表现34-54
- 第一节 送终尽孝的形象说教34-40
- 第二节 生事奉养的审美教化40-52
- 注释52-54
- 结语54-55
- 参考文献55-59
- 致谢59-60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目录6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乔晓光;民间剪纸·正在消失的母亲河[J];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2 王增新;;辽宁辽阳县金厂辽画象石墓[J];考古;1960年02期
3 焦成根;陈剑;;由“亲亲”及“爱人”——兼谈二十四孝与民间艺术的伦理图式[J];美术观察;2008年05期
4 余振东;民间剪纸能手(55) 马秀珍[J];民俗研究;2002年03期
5 潘鲁生,唐家路;民间工艺文化生态保护与调研纵横谈[J];山东社会科学;2001年02期
6 ;重庆井口宋墓清理简报[J];文物;1961年11期
7 ;山西大同石家寨北魏司马金龙墓[J];文物;1972年03期
8 黄明兰;宫大中;;洛阳北宋张君墓画像石棺[J];文物;1984年07期
9 王进先;朱晓芳;;山西长治安昌金墓[J];文物;1990年05期
10 李献奇;王丽玲;;河南洛宁北宋乐重进画像石棺[J];文物;1993年05期
本文编号:7436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7436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