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对等视阈下《傲慢与偏见》中译本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5 05:07
本文关键词:功能对等视阈下《傲慢与偏见》中译本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功能对等 读者反应 《傲慢与偏见》中译本 文学翻译
【摘要】:本论文尝试运用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对孙致礼先生的《傲慢与偏见》中译本进行研究。《傲慢与偏见》在文学界影响深远,,拥有众多读者,因而研究其中译本功能对等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功能对等理论是美国翻译学家奈达提出的一种翻译评价标准。奈达将读者的反应视为判断译文理想与否的标准。奈达指出,最理想的翻译应能使译文的读者对译文的反应与原文读者对原文的反应相同。本文以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为依据,对孙致礼先生所译的《傲慢与偏见》的中译本进行个案研究。 通过分析,本研究试图回答以下两个问题: 一、孙致礼先生的《傲慢与偏见》的中译本在哪些方面实现了功能对等? 二、孙致礼先生在其《傲慢与偏见》的中译本中运用哪些翻译方法实现了对等效果? 通过对原文本和孙致礼译本的对比分析,本研究有如下主要发现: 一、孙致礼先生的中译本在意义、风格和文化三方面均实现了功能对等。 二、通过对孙致礼译本的研究,结合具体的文本分析,论文作者总结了孙致礼先生在翻译过程中运用的翻译方法。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从功能对等理论的角度对孙致礼先生的《傲慢与偏见》的中译本进行检验,通过分析来反思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的适用范围,以便拓宽翻译研究的途径,探讨实际有效的翻译策略和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为中英文学翻译领域提供参考。
【关键词】:功能对等 读者反应 《傲慢与偏见》中译本 文学翻译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H315.9;I046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6
- Contents6-8
- Introduction8-11
- 0.1 Research Background8-9
- 0.2 Research Questions9
- 0.3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9-10
- 0.4 Structure of the Thesis10-11
- Chapter One Literature Review11-16
- 1.1 A Survey of the Chinese Versions of Pride and Prejudice11-12
- 1.2 Previous Studies on the Chinese Versions of Pride and Prejudice12-16
- Chapter Two Theoretical Framework:Functional Equivalence16-23
- 2.1 Nida s Functional Equivalence16-20
- 2.2 Principles of Nida s Functional Equivalence20-23
- Chapter Three Analysis of Sun Zhili’s Chinese Version of Pride and Prejudi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unctional Equivalence23-42
- 3.1 Functional Equivalence Achieved on the Level of Meaning24-29
- 3.2 Functional Equivalence Achieved on the Level of Style29-37
- 3.3 Functional Equivalence Achieved on the Level of Culture37-42
- Chapter Four Methods Adopted to Achieve Functional Equivalence in Sun Zhili’s Chinese Version of Pride and Prejudice42-56
- 4.1 Omission42-44
- 4.2 Division44-46
- 4.3 Amplification46-49
- 4.4 Inversion49-50
- 4.5 Conversion50-52
- 4.6 Annotation52-56
- Conclusion56-58
- Bibliography58-60
- Acknowledgements60-61
- 个人简历6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冯晓黎;;《傲慢与偏见》王科一译本的成功与不足[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2 邹利民;王静;;关联与反讽话语翻译——以《傲慢与偏见》中的反讽话语翻译为个案[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3 陈锦添;严从;;关联机制下《傲慢与偏见》中文译本比较[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4 庄晓敏;;从文学文体学角度看《傲慢与偏见》的风格翻译[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5 吴义诚;关于翻译学论争的思考[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97年05期
6 吴义诚;对翻译等值问题的思考[J];中国翻译;1994年01期
本文编号:9155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9155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