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芳自赏的“审美”本质——与刘锋杰先生商榷
本文关键词:孤芳自赏的“审美”本质——与刘锋杰先生商榷
【摘要】:刘锋杰教授认为审美是文学的本体性质,近60年来的定义大都与此在不同程度上相悖。究其根源,一是注重事物的普遍性、文学的外部关系而忽略事物的特殊性、文学的内部关系,二是当代中国文学缺乏巨大的艺术力量。这种"审美"本质论因将审美绝对化而违背了文学史实,否弃了不同阶段文学定义的差别,贬低了文学周边的多维关系,抹煞了当代文学的整体成就。
【作者单位】: 福建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关键词】: 文学 审美本质 商榷
【分类号】:I01
【正文快照】: 纵观人类思想史,认识事物的方式不外有二:一是形而上学,它热衷于找寻穿越时空的不变本质;二是非形而上学,它往往倾向于在具体语境中暂时划定事物的边界。就实际效果而言,后者始终保持着开放的身姿,积极面对、迎纳变幻莫测的情境,而前者则每每以手握真理者自居,以其裁量纷繁复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刘锋杰;;“文学是审美意识形态”观点之质疑[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2 何言宏;;当代中国的见证文学——“文革”后中国文学中的“文革记忆”之一[J];当代作家评论;2010年06期
3 刘锋杰;许丽;;1950年代:“本质—特征论”文学定义的形成及影响[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1期
4 南帆;;文学研究:本质主义,抑或关系主义[J];文艺研究;2007年08期
5 孟繁华;;民族心史:中国当代文学60年[J];文艺争鸣;2009年08期
6 旷新年;文学的重新定义[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0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颜水生;;论“重返八十年代”的知识范式及其反思[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4期
2 王敏;;解构主义误读理论批判[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3 郑维伟;;反基础主义、想象力与群体认同——试论理查德·罗蒂对女权主义的批判[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4 张亚骥;;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的发生、发展及论争[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5 刘锋杰;;新时期初“审美意识形态论”的生成肌理[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6 龙卫球;;法治进程中的中国民法——纪念《民法通则》施行20周年[J];比较法研究;2007年01期
7 林铁;田茂军;;母体经验的差异表述与身份认同——黄青松《名堂经》的文化人类学解读[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8 张公善;;重建新生活的倡议书——论王安忆《叔叔的故事》[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9 卢衍鹏;;文艺学知识建构的批判性反思[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10 丁卓;;《1984》的空间解读[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范立民;张楠;;文化政治研究中的教育诉求——理查德·罗蒂的教育哲学述评[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上)[C];2011年
2 陈亚军;;论罗蒂的反讽自由主义理论[A];全国外国哲学学术研讨会——纪念“芜湖会议”暨“两学会”成立30周年论文集[C];2008年
3 王俊;;罗蒂与二十世纪西方哲学的场景[A];全国“当代西方哲学的新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4 张国清;;没有人性的罗蒂哲学(发言提纲)[A];全国“当代西方哲学的新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5 张清民;;消解与重构:罗蒂后哲学美学的双重文化追求[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08年卷)——理论创新时代:中国当代文论与审美文化的转型[C];2008年
6 刘森林;;马克思对德国早期浪漫派的吸取与改造:从个性、个体性概念出发[A];“马克思与浪漫主义传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7 罗纲;;一种浪漫化的马克思主义——青年卢卡奇对反讽辩证法的演进[A];“马克思与浪漫主义传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8 赵彦芳;;文学·个体·共同体——以罗蒂的文学思想为中心[A];江苏社科界第八届学术大会学会专场应征论文论文集[C];201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占伟;布尔迪厄文艺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石健;靳以综论[D];吉林大学;2011年
3 宫铭;经验和语言——实用主义文学理论转型研究[D];北京大学;2011年
4 方新文;对话德育论[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惠萍;严复与中国近代文学变革[D];河南大学;2011年
6 颜炼军;象征的漂移[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7 虞昕;论网络时代中国电影批评场域的主要特征[D];上海大学;2011年
8 张鑫焱;知识/力量的反讽[D];浙江大学;2010年
9 许淑芳;肉身与符号[D];浙江大学;2011年
10 陈治国;形而上学的远与近[D];山东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皓;同质社会的异质存在:《一九八四》和《发条橙》中反英雄角色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周佳;新时期以来文学审美论的嬗变及其反思[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文娟;南帆文艺思想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4 孙恒存;走向困境的讽刺文类[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静斯;试论网络文学的经典化过程[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6 邱纯伟;新时期以来文艺意识形态问题的论争及启示[D];济南大学;2011年
7 秦咏梅;新时期文学审美本质论的提出与发展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8 谢静;新历史主义与中国新世纪初文学中的历史叙事[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9 周柳;试论“大师的批评”[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10 尹恒;信仰、义理与考据[D];云南民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锋杰;;“文学是审美意识形态”观点之质疑[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2 蔡翔;何谓文学本身[J];当代作家评论;2002年06期
3 刘再复;;文学研究思维空间的拓展(续)——近年来我国文学研究的若干发展动态[J];读书;1985年03期
4 本刊评论员;;为文艺正名——驳“文艺是阶级斗争的工具”说[J];上海文学;1979年04期
5 徐中玉;;文艺的本质特征是生活的形象表现——学习鲁迅对文艺性质、特征、任务、作用的看法[J];上海文学;1979年11期
6 刘纲纪;;关于文艺与政治的关系[J];文学评论;1980年02期
7 钱中文;;论人性共同形态描写及其评价问题[J];文学评论;1982年06期
8 王若望;文艺与政治不是从属关系[J];文艺研究;1980年01期
9 南帆;;文学研究:本质主义,抑或关系主义[J];文艺研究;2007年08期
10 南帆;;理论的焦虑[J];文艺争鸣;2008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申高;;苦涩的桥[J];民间文学(经典);2008年11期
2 曹巧红;程芙蓉;汪立敏;;湖北聘任决策咨询专家为旅游转型升级提供智力支持[J];湖北旅游;2014年02期
3 胡健;魏停;;刘锋 教富人花钱[J];新晋商;2009年10期
4 张道华;夜幕较量(十)[J];人民公安;2001年10期
5 金思梦;;刘锋 艺术应该是愉快的[J];市场周刊(艺术财经);2012年10期
6 ;征服风湿顽症的良医——风湿病专家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专科医院风湿病科刘锋主任[J];税收与社会;2000年12期
7 ;征服风湿顽症的良医——记著名风湿病专家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专科医院风湿病科刘锋主任[J];医学信息;1998年03期
8 张道华;夜幕较量(八)[J];人民公安;2001年08期
9 虬川子;;警中“大师”——刘锋[J];东方剑;2005年10期
10 张道华;夜幕较量(十九)[J];人民公安;2001年20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陈莹莹 实习生 蒋敏;用科技塑造人生[N];绵阳日报;2011年
2 张名城;帮企业就是保增长促就业[N];韶关日报;2009年
3 黄婷 艾经纬;刘锋:震荡行情将持续2至3个月段焰伟:市场很可能突破4000点[N];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
4 伍劲;绘画的行动[N];北京日报;2002年
5 主持人 李南 嘉宾 刘锋 钮文新;左兜的钱和右兜的钱不一样?[N];华夏时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宋乃裕 特约记者 刘先福;刘锋:致力打造中国糖业航空母舰[N];民营经济报;2009年
7 于W毞,
本文编号:9307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9307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