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阐释过程中前置立场与前见的区别
本文关键词:文学阐释过程中前置立场与前见的区别
更多相关文章: 文学阐释 前见 西方文论 张江 伽达默尔 结构概念 文本世界 特征总结 文本意义 阐释者
【摘要】:正所谓前见,在伽达默尔看来,"就是一种判断,它是在一切对于事情具有决定性作用的要素被最后考察之前被给予的"。~①伽达默尔在海德格尔理解前结构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前见概念,并作了系统、完整的阐述。前置立场是张江在反思西方文论时提出的一个概念。他将强制阐释视为当代西方文论的根本缺陷,并将强制阐释的基本特征总结为四点:场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文学阐释;前见;西方文论;张江;伽达默尔;结构概念;文本世界;特征总结;文本意义;阐释者;
【分类号】:I0
【正文快照】: 所谓前见,在伽达默尔看来,“就是一种判断,它是在一切对于事情具有决定性作用的要素 —自觉性:无意识与有意识被最后考察之前被给予的”伽达默尔在海德格尔理解前结构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前见概念,并作 马克思曾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了系统、完整的阐述。 是他们并不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大友;政治本体探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2 杨竞业;人的本质的多维哲学反思——以“经验的预设”与“预设的经验”为路径[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3 段勇;涂效华;;略论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理论的发展与创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4 税尚军;;正视问题 突出重点 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S1期
5 周智健;徐刚;;保障农民主体地位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6 王浩斌;王飞南;;试论政治伦理化的底线、限度及其超越——市民社会的制度生态诉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7 邓宏烈;;论康德哲学的批判精神[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8 李银兵;;浅析马克思自由观的科学含义、基本特点和基本内容[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9 白立强;;唯物史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10 胡丰顺;;略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四个坚定不移”的辩证关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炳林;;思想争鸣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2 颜杰峰;;党内民主建设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3 李怀涛;;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4 王淑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基本问题研究[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5 杨生平;;新中国60年我国意识形态理论回顾与反思[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6 陈明凡;;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共和国的灵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7 乔旋;;浅析马克思、恩格斯的国家形象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8 赵春明;;改革: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与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9 吴群芳;;和谐社会视野下公民均衡利益表达中的政府职能[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10 仰海峰;;表象体系、主体幻觉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职能——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探析[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建军;宋朝地方官员考核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郝文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徐佳;生态语言学视域下的中国濒危语言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胡雪梅;科学人才观的理论内涵与实践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9 丁胜;中国制造业货币政策效应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10 任雪萍;企业管理价值生态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三三;基于新农村视角下的农民宗教信仰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丁玲;武汉部属高校民主党派成员参政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周荣;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农村女性政治参与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林冬妹;粤东黄狮村贫困人口生存状况及改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贾蓓;新世纪都市类报纸女性报道现状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6 韩家勤;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的当代价值及其实现路径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7 路明;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机制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8 黄桂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机制构建[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9 孙春萌;奥运会开幕式多元文化及价值探讨[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10 孙德茹;和谐社会视阈下的公民道德建设[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邵子华;;超越与重构:论文学阐释中的价值追求[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2 卢静;;从古代评点看《檀弓》的文学阐释[J];求索;2012年06期
3 姚基;再谈历史知识在文学阐释中的有效性——答黄候兴同志[J];文艺争鸣;1991年04期
4 刘新敖;;论文学阐释中的主体幻象[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5 邵子华;;超越与重构:论文学阐释中的价值追求[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6 邵子华;;生命哲学视野中的文学阐释与生命建构[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7 肖明华;;走向反思型文学阐释学[J];文艺理论研究;2009年04期
8 顾建光;;“开拓美学新视野”——《审美经验与文学阐释学》译后[J];博览群书;1997年08期
9 李红梅;;文学阐释学管窥[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1998年04期
10 邵子华;;论文学阐释的超越性[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红梅;;文学阐释学管窥[A];国际交流学院科研论文集(第三期)[C];1996年
2 刘亚丁;;个人毁灭与英雄崇拜——20世纪20-30年代俄罗斯文学阐释[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杨乃乔;;偏见与误读——文学阐释学的哲学反思[A];东方丛刊(1996年第2辑 总第十六辑)[C];199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闫爱华;论文学阐释的限度[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2 陈敏;文学阐释的审美关联理论[D];西南大学;2007年
3 刘冰;从孤单到狂欢[D];吉林大学;2007年
4 祝琳;郑玄对《诗经》的文学阐释[D];宁夏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9787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97878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