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翻译中译者主体的概念整合机制——以《红楼梦》霍译本为例
发布时间:2017-10-20 04:47
本文关键词:宗教翻译中译者主体的概念整合机制——以《红楼梦》霍译本为例
更多相关文章: 概念整合 宗教文化 《红楼梦》 文化翻译 译者主体
【摘要】:Fauconnier的概念整合理论可用于探讨文学翻译中译者主体处理宗教专有项时的思维加工过程,同时揭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认知取向。以《红楼梦》霍译本为例,结合宗教翻译中译者主体的概念整合,从佛教文化、道教文化、儒教文化三方面探究译者主体在翻译过程中的思维加工过程,发现:1)霍译本中,佛教、道教及儒教文化内涵可分别借助新的知识框架、具象化、整合等认知方式得以阐释;2)译者主体无意识地在认知上凸显译语读者的心理认知,然而译文文本中却丢失了部分宗教专有项内涵,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文化失落。
【作者单位】: 广西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 概念整合 宗教文化 《红楼梦》 文化翻译 译者主体
【分类号】:H315.9;I046
【正文快照】: 宗教属于思想上层建筑,蕴含丰富民族文化,直接或间接制约和影响人类社会发展。宗教翻译源于文化传播、社会统治等需要,然而,囿于宗教语言承载特定文化内涵,其译介难以尽善尽美。在整合人类信息、描述人类语言后台系统认知系统时,概念整合理论发挥功蝉薄翼的作用。概念整合过程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戴菁;;从文学翻译中的译者主体地位看翻译的本质[J];作家;2012年24期
2 许一明;;自我的探求与接受——对十九世纪法国作家参与翻译的思考[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3 ;[J];;年期
,本文编号:10653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10653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