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文体学视角下《勇敢的船长》的重译研究
本文关键词:文学文体学视角下《勇敢的船长》的重译研究
【摘要】:经典文学作品的重译已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而不断的重译会使文学作品获得新的活力。近些年,对于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作品的研究及作品的重译研究日益增多。鲁德雅德·吉卜林作为英国第一位也是世界上最年轻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对文学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其文学作品永世流传。其代表作《勇敢的船长》近些年来被不断地重译,多个译本的涌现,为检验重译假设的有效性提供了充足的素材。本文从文学文体学的视角出发,深入探讨了《勇敢的船长》的重译现象,对比三个中译本在保留再现原文风格方面所做出的努力,进而验证重译假设的有效性,即后译本比前译本更接近原文。本文第一章主要介绍了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问题和文章的结构。第二章对重译、重译假设以及《勇敢的船长》的重译研究进行了回顾。第三章为本文提供了文学文体学理论框架,并将文学文体学与重译假设中的“接近”相结合,以便衡量译本在文体上是否接近原文。第四章是文章的主体部分,笔者具体从语言的微观方面:词汇、修辞和语义方面对译本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分析。通过对比分析,就再现这几个层面的文体效果而言,笔者发现从整体来看,本案例中最新的译本(吴刚译)在词汇和修辞层面是要相对更接近原文。初译本(胡春兰,侯明古译)和中间译本(徐朴,汪成章译)在词汇层面相差无几,而在韵律方面,初译本更略胜一筹。在语义层面,初译本比其他译本更接近原著,其次是最新的译本。从而证明了重译假设在本案例中并不是完全合理的。
【关键词】:《勇敢的船长》 重译 重译假设 文体学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商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H315.9;I046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7-11
- 1.1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7-8
- 1.2 Methodology and Research Questions8-9
- 1.3 Organization of the Thesis9-11
-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11-19
- 2.1 Studies on Retranslation11-15
- 2.2 Studies on Retranslation Hypothesis at Home and Abroad15-17
- 2.3 Studies on the Retranslation of Captains Courageous17-19
-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ramework19-23
- 3.1 Style and Stylistics19-20
- 3.2 Literary Stylistics20
- 3.3 Leech and Short’s Checklist of Linguistic and Stylistic Categories20-22
- 3.4 The Measurement of Closeness22-23
- Chapter Four Captains Courageous and Its Three Chinese Versions23-48
- 4.1 Brief Introduction to Captains Courageous and Its Three Chinese Versions.23-25
- 4.2 Lexical Level25-33
- 4.2.1 Pronouns25-29
- 4.2.2 Vernaculars29-33
- 4.3 Figurative Level33-43
- 4.3.1 Rhyme34-41
- 4.3.2 Parallelism41-43
- 4.4 Semantic Level43-48
- Chapter Five Conclusion48-51
- 5.1 New Findings48-50
- 5.2 Limitations50-51
- References51-54
-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说明54-55
- Acknowledgements55-5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申丹;文学文体学的分析模式及其面临的挑战[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年03期
2 刘世生;文学文体学:理论与方法[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年03期
3 蔡安延;学科的交叉与融合之美——浅论文学文体学[J];理论月刊;2005年08期
4 赵秀凤,訾缨;文学文体学的回顾与展望[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5 沈健;;论文学文体学在小说翻译中的运用[J];山东外语教学;2008年01期
6 钟世亮;;从文学文体学的角度论析《苔丝》译本[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7 唐毅;;从文学文体学的角度解析《一件小事》的英译本[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8 张文瑜;;文学文体学在小说反讽翻译中的应用[J];语言与翻译;2010年02期
9 张志琴;;论文学文体学中的变异[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10 潘广琴;;从文学文体学分析A Clean Well-lighted Place的两个中译本[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09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含雨;从文学文体学角度对《穿普拉达的女魔》三个中译本的对比翻译实践报告[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2 钟善奇;《缄默的回声》(第一部分)翻译实践报告[D];宁夏大学;2015年
3 何璇;从文学文体学角度解读《恋爱中的女人》[D];辽宁大学;2015年
4 沈丹;文学文体学视角下《麦田里的守望者》的风格转译[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5 陆春兰;从文学文体学角度看儿童文学翻译[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6 黄丽萍;《丰乳肥臀》及其英译本的文体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7 史明;叛逆与理想:从文学文体学角度分析《麦田里的守望者》[D];河北科技大学;2015年
8 唐秋前;文学文体学视角下《鲁迅杂文选》的汉英文本比较研究[D];南华大学;2015年
9 王一平;从叙事学与文学文体学的视角论葛浩文对《酒国》的翻译[D];东南大学;2015年
10 于晓辉;文学文体学视角下侦探小说翻译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0876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1087683.html